永远拿第一名的孩子,未必真优秀。把孩子送进名校的父母,也未必真成功。成绩很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
小时候总看报上说,某大学某高材生没有生活能力,不会自己洗衣服,有交往障碍。我一度以为其实不过耸人听闻而已,半信半疑。如今身为人母,却发现确有其事。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健康、成绩好就一切安好。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抗挫能力、责任感和主动性等等的培养,用个专业的名词,其实就是情商的培养。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作为父母,我们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难题,自己担风雨,自己杀血路。
所以,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该在他离开我们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我们作为父母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孩子能在社会上活得开心、顺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是作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荣誉。
世界上从来不乏各种学习班,有一种职业就会相应的有一种叫资格证的东西来证明。但父母这一行当却没有这样的证件来证明我们是否具备良好的教育子女的能力,我们也只能摸索着趟出一条单行路。愿我们每个人都无愧于“父母”这个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