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孙犁的散文结集《儋定集》

多年以前,曾经在书店陆续买过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致小开本的书籍,一位作家一本单册,如王蒙的《桔黄色的梦》、季羡林的《天竺心影》、吴伯萧的《忘年》等,大约有近30本,都是关于散文随笔类的结集。这几日,看的就是天津老作家孙犁的《澹定集》(澹,dàn音弹)。

这本书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次出版,定价:1.80元。

这本结集收录作家40余篇文章,有文艺论述,有作品评介,有创作经验之谈,有文艺通信,还有写于战争年代的抒情散文。

从网上了解到,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孙犁的散文结集有10本。孙犁自1979年他66岁出版《晚华集》后,每隔一二年就出版一本书,直到82岁出《曲终集》,10本书共计130余万字,全是精短散文随笔,以及极见功力的读书笔记。

10本书出版的时间和书名分别为:1979年《晚华集》;1981年《秀露集》和《澹定集》;1982年《尺泽集》;1984年《远道集》;1985年《老荒集》;1987年《陋巷集》;1989年《无为集》;1992年《如云集》;1995年《曲终集》。

可惜,这10本老版小册子,我只有上述《澹定集》一册。现在想通过当当网和卓越网去网购由山东画报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版的《耕堂劫后十种》,都为缺货。

对于孙犁,我想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中学时读过他所写的《荷花淀》,以及关于以他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文学流派,早已经在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孙犁( 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中共党员,抗日老战士,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

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1927年在保定育德中学校刊《育德月刊》上发表文学习作,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1933年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到北平流浪,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芸夫”的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l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的小学校教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编印出版革命诗抄《海燕之歌》,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过《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等论文。1938年秋,在冀中区办的抗战学院任教。1939年春调阜平,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编辑晋察冀最早的文艺刊物之一《文艺通讯》,并编写出版了《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此后,在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平原杂志》、华北联合大学做过编辑和教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群众性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并写成一本辅导文学青年的基础文艺理论小册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文艺学习》,多次重印),在辅导青年写作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冀中农村从事写作,直至解放。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写有《钟》、《碑》、《嘱咐》等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1949年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长期从事党报《天津日报》副刊编辑工作,历任副刊科副科长、编委、顾问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

孙犁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图。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他为解放区文学和天津文学的繁荣,特别是为天津业余作者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是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的典范。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后人,赢得了广大作家和读者的敬爱。

孙犁曾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顾问,中国文联名誉委员、原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等职。

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后来,我通过「孔夫子旧书网」app购买到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孙犁的散文结集,以及他的《孙犁全集》等书。

图❶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从事文学创作75年来,其作品结集出版的有如下若干:

■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理论),

1938 年,冀中人民自卫军政治部油印;

■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理论),1940 年,晋察冀通讯社;

■鲁迅、鲁迅的故事(少儿读物),1941 年,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

■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理论);1942 年,冀中文建会油印;又名《写作入门》,1950 年,中南新华书店;又名《文艺学习》,1950 年,上海文化工作社;

■少年鲁迅读本(少儿读物),1946 年,张家口教育阵地社;

■荷花淀(小说、散文集),1947 年,香港海洋书屋;195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学入门(理论),1947 年,冀中新华书店;

■芦花荡(短篇小说集),1949 年,上海群益出版社;

■嘱咐(短篇小说集),1949 年,北京天下图书公司;

■村歌(中篇小说),1949 年,北京天下图书公司;

■农村速写(散文、小说集),1950 年,天津读者书店;

■采蒲合(短篇小说集),1950 年,北京三联书店;

■文学短论(论文集),1950 年,上海文化工作社;

■山海关红绫歌(诗集),1951 年,知识书店;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1 集),1951 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2 集),1953 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1—3 集),1963 年,北京作家出版社;

■白洋淀纪事(小说、散文集),1958 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铁木前传(中篇小说),1959 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村歌(小说集),1961 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津门小集(散文集),1962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白洋淀之曲(诗集),1964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晚华集(散文集),1979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秀露集(散文、小说集),1981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耕堂杂寻(杂文集),1981 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澹定集(散文集),1981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琴和箫(小说、散文集),1982 年,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孙犁小说选, 1982 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孙犁文集(1-5 册),1981-1982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耕堂散文, 1982 年,广州花城出版社;

■尺泽集(散文集),1982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孙犁文论集,1983 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林秋草(杂文集),1983 年,北京三联书店;

■孙犁散文选,1984 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远道集(散文集,)1984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编辑笔记,1985 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老荒集(散文集),1985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陋巷集(散文集),1987 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耕堂序跋,1988 年,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无为集(散文集),1989 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如云集(散文集),1992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曲终集(散文集),1995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图❷

《澹定集》中孙犁关于文学创作的一些看法:

&唐无流派,而诗的成就那样大,明清多流派,而文章越来越猥琐卑弱。中国人,不习惯流派,我们封建观念重,一有流派,即易被认为门户,而门户对内是局限,对外是隔阂。

&我以为文人宜散不宜聚,一集中,一结为团体,就必然分去很多精力,影响写作。散兵作战,深山野处,反倒容易出成果。这是历史充分证明过的。

&风格的形成,包括两大要素,即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特征。时代特征的细节是:时代的思想主潮,时代的生活样式,时代的观念形态。作家特征的细节是:个人的生活经历,个人性格的特征,个人的艺术师承爱好。以上种种,都不是能强求一致,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的,所以说风格是不能摹仿的。如只求去貌似,那只能对创作起束缚的作用。

&文学艺术,除去给人以美的感受外,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教育手段,即为了加强和发展人类的道德观念而存在。文学作品不只反映现实,而是要改善人类的道德观念,发扬一种理想。所以说,凡是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例如《红楼梦》,就是一部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品。它的主题,就是批判人性,解放人性,发扬人性之美。

&在中国,写小说常常是青年时代的事。人在青年,对待生活,充满热情、憧憬、幻想,他们所苦苦追求的,是没有实现的事物。就像男女初恋时一样,是执着的,是如胶似漆的,赴汤蹈火的。待到晚年,艰辛历尽,风尘压身,回头一望,则常常对自已有云散雪消,花残月落之感。我现在经常写一些散文、杂文,我认为这是一种老年人的文体,不需要过多情感,靠理智就可以写成。青年人爱好文学,老年人爱好哲学。

&作家个人的生活,如不能透视出时代、社会的特点,则以少写为好。

&文学作品,凡是作家已经理解的东西,读者也一定能够理解。作家理解多少,读者也就理解多少。凡是作家还没有理解的东西,在作品中就形成朦胧、晦暗,从而读者也就无法理解了。

&我以为创作规律,归纳起来,可以包含如下内容:一、作者的人生观(或世界观)。人生观是作品的灵魂,人生观的不同,形成了文学作品不同的思想境界。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生得出的结论,表现在作品之中,这是如何重要的东西,怎么能避而不谈?二、生活的积累。三、文字的表现能力。

&作为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的语言,美与不美,绝不是一个技巧问题,也不是积累词汇的问题。语言,在文学创作上,明显地与作家的品格气质有关,与作家的思想、情操有关。而作家对文学事业采取的态度,严肃与否,直接影响作品的语言质量。语言是发自作家内心的东西,有真情才能有真话。虚妄狂诞之言,出自辩者之口,不一定能感人;而发自肺腑之言,常常能使听者动容落泪。这是衡量语言的天平标准。历史证明,凡是在文学语言上,有重大建树的作家,都是沉潜在艺术创造事业之中,经年累月,全神贯注,才得成就。这些作家,在别的方面,好像已经无所作为,因此在文学语言上,才能大有作为。如果名利熏心,终日营营,每日每时,所说和所听到的,都是言不由衷,尔虞我诈之词,叫这些人写出真诚而善美的文学语言,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有无力量,不在你描写了什么事物,而在你感受到了什么事物,认识和理解了什么事物。

&对生活的浮光掠影,不会产生幽默。对生活的淡漠,也不会产生幽默。幽默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方面,一种表现手法。鲁迅、契珂夫都善于用这种手法。他们都是冷峻地注视着生活,含着眼泪发出微笑的。对同样的生活,对同类的人物,看得多了,认识清楚了,根据作家的感受,加以剪裁,并严肃认真地去表现它,就能使文章有幽默感。凡是伟大的作品,都有幽默感。幽默,是文学的一种要素。

&我以为游记一体,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内含:一、有怀古的幽思;二、有临民的热情;三、有高尚的寄托;四、有优美的文字。这四点,是缺一不可的。到一个地方,不知道那里的地理历史,不关心那里的现实生活,游时没有高尚的情操,写时没有富有感染力的文字,那当然就谈不上什么游记了。

&凡是文艺,都要有根基,有土壤。有根基者才有生命力,有根基者才能远走高飞。不然就会行之不远,甚至寸步难行。什么是文艺的根据?就是人民的现实生活,就是民族性格,就是民族传统。根基也在受内在和外来的影响,逐渐变动。因此,凡是根基深的文学艺术,它就可以为当地当时的人民所喜爱,它就可以走到各个地方去,为那里的人民所接受,它就可以传之永久。

&作家的眼睛,不能只注视人民生活的局部,而是要注视它的全部。没有一成不变的乡土文学,就象人间并没有世外桃源一样。不管多么偏远的地区,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变化。外来的东西,总是要进来的,只要民族的根基深,传统固,自信力强,那是没什么可怕的,也无需大惊小怪。

&文学不能以作者职业分,也不能以所写题材分,好的文学作品,是谁也爱看的,没有界限的。

&历史上,当时起影响最大,教育意义最深刻的作品,都是反映了现实斗争的。文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反映当前的生活和斗争。现实意义和推动现实的力量,是衡量作品的重要标准。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应该以反映现实作为第一要义的任务,在阅读习惯上,群众也是喜欢看那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这不只是关心这些生活和斗争,也希望从这些文艺作品中,获得教育和鼓舞的力量。无论从生活的规律和创作的规律,文学都应该是和现实息息相关的,血肉相连的,稍有游离,就是经不起考验的。高尔基的《母亲》,因为及时反映了当时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生活,教育了工人群众,推动了当时的斗争,所以列宁给予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和法捷耶夫的《毁灭》,当时被我们那样热烈地爱好,也是因为它们不只及时地反映了苏联当时的革命斗争,并且能和我们当时的革命斗争密切结合起来的缘故。我国“五四”以来,反映当时斗争的作品,在我们的记忆中是非常清楚的。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封建的迫切要求,它的影响才能这样深远。

&朴素,对于我们当前的写作,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创作道路,常常从朴素开始,而在有了一定成就和进展的时候,就会忽然转向浮夸,因而也就急剧的衰退和坠落了。

&忠诚和朴实是作家契科夫人格的主要特色。这种特色突出的、自然的表现在他的作品里,形成他特有的风格。他的作品的主要特色,就是朴素和真实。

&造作的本身只能归咎于作者生活的贫乏,和矫揉的创作态度。

&作家的艺术观,是一个整体。它主要不是表现在理论方面,而是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凡是大作家,都是无所保留的把他的艺术见解,或明或暗的表现在作品里面。曹雪芹、施耐庵、吴承恩、吴敬梓,无不如此。在每个人的小说中,几乎是和盘突托出了他们的文艺理论。

&至于艺术生命问题......我以为能传世是很困难的,但如果认真做去,即追求真、美、善。包括感情之真,记事之确,文字的加工,思想的合于实际,并代表进步思潮,虽不能传世,也可以为后人参考。能做到这样,已十分不容易。“五四”以后,鲁迅可以说是永久的。※※※

2010年05月18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2022年11月27日发布于「美篇」;

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