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谈起古代社会对婚恋的各种约束和弊病时,我们时常会庆幸自己生活在现代。庆幸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恋人、选择婚姻。
我们渴望自由,所以喜欢婚恋变多选题。有人宁可坐在宝马里哭,而有人会选择骑着破单车的幸福。
可是因为起点多,所以终点也变得不确定了。
于是我们开始害怕,害怕到达的是令人意外又失望的终点。尤其是时下婚姻变得更脆弱使得离婚率逐年攀升时,有人又禁不住感叹:还是古时候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更长久。
究其原因,无非是我们既想要婚恋自由充满人性,又能稳定长久。
那究竟什么样的选择才能让我们得到理想的爱情与真正的幸福,使我们的人生更圆满?
在我们熟知的安徒生童话故事里,总是王子公主相爱的美满大结局。这样的爱情童话令多少人心生向往,可经历过现实的残酷后,许多人会满怀失望的说:童话都是骗人的。
真的是这样吗?不。
早在十九世纪,有个英国人就写下了《夜莺与玫瑰》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在这个童话里,一只小夜莺爱上了一个青年学生,为了这个梦中情人,它不惜献上自己的生命。可惜青年早已心有所属,他恋上了教授的女儿,而这个姑娘却早已情归他处。他们之间演绎了一场既生动、又真实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童话,说的正是现实中你我的故事,残酷而凄美。
这个故事的作者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十九世纪爱尔兰的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作为当时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他的作品反映的却不是纯粹的理想中的唯美,而是透过唯美来折射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凄美。这些在他的童话集《快乐王子》与《石榴屋》、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唯美主义的悲剧《莎乐美》等诸多作品中都是有迹可循的。而这一点正是王尔德的童话与安徒生作品的最大不同。他的艺术成就使其与当时的萧伯纳齐名,更成为了世界经典的艺术家。
遗憾的是在王尔德创作到达顶峰时,因受到同性恋人道格拉斯(英国贵族之子)的怂恿,惹上让他破产且声败名裂的官司,并因此入狱服役两年。出狱后的王尔德基本上失去了创作力,完成的作品仅有《自深深处》。三年后,贫病交加的王尔德在巴黎一旅馆逝去,年仅46岁。
王尔德本人的婚恋境遇,以凄美终结。而他童话中那已陷入爱情之沼的一个个生灵,结局又是如何呢?
接下来,让我们从以下四个主题点,一起探讨故事带给我们的爱情话题:
一、感情世界里,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
二、盲目的爱情,只会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
三、有些美好不必拥有,因为它只适合远观。
四、当生活的主轴太单一,人生的色彩就会变得暗淡。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解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