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线上学习组织多如牛毛,各种微课、公开课、讲座应接不暇,信息泛滥,各家组织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更不乏一些投机主义者打着授课的幌子圈钱,又传达不出来什么实际价值。在初期可能因为新鲜生怕放过了任何一次机会,然而到后来越来越发现大多所谓的学习更多是浪费时间。
接受教育十几年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些老师喜欢在上面夸夸其谈,作为学生,如果不去实践,到头来还是没什么卵用,该不懂的还是不懂,最终受益最大的还是老师自己,这类老师我把他称作“自嗨型”。当然还有一类老师,讲的少,更多是引导学生去实践,去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去解决问题,在我眼里这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导师”。
现在各种各样的线上分享也一样,老师讲的都是自己实践总结出来的东西,作为听众,如果不做选择,什么都学也不去落实行动,不仅收效甚微,更多是浪费时间,还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看起来是勤奋,其实是一种假象,最终交了钱变成“陪太子读书”,帮老师打磨产品。
所以在参加一段时间线上分享后开始学会做一些筛选,尽量去选择能解决当前问题的分享。留足时间,多逼自己输出才是王道。比如,多码字,多深度思考,多实践做项目。
抱着试试的态度,7月份付费参加运营控的线上课程,具体操作方式是以小组的形式去分析剽悍一只猫这个公众号,最终要出一篇深度分析报告,会评分,得分最高的一组会有1000元奖金。最终会选出10%的学员进入个人品牌实践小组。
为什么要参加?一方面看具体安排都是学员自己实操的多,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提高;另一方面目标就是要加入最终的个人品牌实践组。公众号开近两年还没什么起色,想借此契机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在做报告过程中就小组协作方面的一些收获:
01
要做组织者。做组织者的心态与做参与者的心态完全不同。作为推动者,除了项目本身,对方向的把握和进度安排,以及分工等都要有考虑。不由自主心理上责任就会更多,全局观意识也会更强。
02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能遇到靠谱的队友实在太重要了。幸运的是大家都各自主动发挥特长,有重逻辑的,有强执行力的,有视觉排版高手,有高情商的,还有知心大姐姐。分工明确之后,有时真的是反被大家推着上前走,想拖后腿都难,面对自己的短板,有时真的是连回炉重造的心都有。这也是组织安排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初衷吧,不仅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有深度的报告,更是互相学习和自我认知的过程,还能交朋友。
03
追求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开始任何一个新项目,一开始总是想着怎么做到完美,而迟迟不动手,一直停留在想的层面,最终连完成都是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一开始就制定时间进度表,到Deadline就要确保有成果出来。因为有自知之明,在之前参与的项目就犯过类似错误,所以这次一开始就特别注意这一点,以保证成果按时出炉。虽然自己最终还是拖了后腿,整体上大家还是按时完成。只有完成了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进一步完善。
04
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几个未曾谋面的人突然被安排在一起而且要协作完成一个项目。尤其是在背景、性格以及做事风格和沟通方法完全不同,而且只有业余时间对接,连磨合的机会都不多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考验的,能做的只有以结果为导向。
就剽悍一只猫这个号本身,之前做过简单分析,整体来说内容属于鸡汤类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而且真诚,懂感恩。日更,让粉丝对你上瘾!善于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能坚持日更的人本来就不多,这条路上刷掉一批。而坚持日更又不懂迭代的也不能这样快速成长,又刷掉一批。了解他迅速增粉的秘籍:他用半年涨粉40W的秘籍【点击查看】。另外初心也很重要,一个不甘平庸,一直在找出路的人,遇到这样的机会更会异常珍惜。这也是他长时间积累的最终爆发吧!
对于自媒体来说,一个公众号,就是一个人。一个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人,没有人不喜欢。这是从剽悍一只猫这里学到的最重要一点吧。
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近看到身边不少工作年限不长的人都通过调研报告或者工作方案拿到了不错的高薪offer。再看看分享的内容,发现一个共同点:都在通过使用一些工具比如:思维导图,印象笔记等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面试的过程中通过充足的准备和清晰的思路,最终打动企业,被高薪聘用。在任何一家企业,能拿高薪的人一定都是善于动脑解决问题,肯站在公司的角度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懒癌患者和只关注自己的人在哪都难有大的发展。
职场发展锦囊: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
整体上项目完成,整个人踏实了很多,很接地气。最终顺利进入个人品牌实践组,期待三个月后,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