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一,阳历2月11日。
这个时令,这个天气,早春二月之时,春寒料峭之期。此刻外出还不能叫踏青,因为草色枯黄,还是寒冬时节的颓废和苍茫。所以只能叫游走,边游边走,散漫随意,自由自在。
这时叫人联想到的,是柔石的小说《二月》,那是给予夫子青春萌动时期直击灵魂的阅读体验,至今不能忘怀。是高中同学魏氏光照君,当年高考前夕的那个早春,春雨微寒之中,桃花含苞的树下,他叫我解释“料峭”的字面意思,并找出除了“春寒料峭”之外“料峭”的其他词语组合和现成名家名句。这是个难题,囿于天生知识贫瘠和后来学业荒疏,似乎至今并未有解。嗨,不去管它了,哪有那么多知识都能习得的!青葱岁月总是美好,早春的感觉也同样新鲜新奇。
今天下午,驱车至东安湖畔,东安阁右侧的那一大片景区。辽阔,宽广,用心打造,便是第一印象。龙泉人都知道的东风渠,在这里化身而为小河溪流,两边垒石为岸,间以灌木草丛,形成巧夺天工的自然之景,在本地极缺江河湖泊资源的情况下,人造一条小河,就成了本地人的乐土,游人三三两两,在此踯躅徜徉;更有垂钓者,蜷缩在岸边,专注于水面,未见有得手雀跃者。所有道路,皆依地势起伏变化,跌宕有致,材质不一,形态各异。沿途那些怒放的红梅,平添了春寒之中一股温暖和绚丽。
一路走来,有桥翼然耸立于两岸之间。抬头仰望,“分栋桥”三个鎏金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一座仿古楼阁廊檐式桥梁,颇有些古风古意。上得桥来,顿觉没有了风吹的寒意。见有两幅对联,悬于桥的廊道中央——
其一曰:
锦鹤夕归琴瑟起 桃源紫陌落红云
东安花语万林春 日月分香暮雨新
二曰:
分栋山前曙色开 三千铁骑简州回
云间坠箭飞书去 风里擎竿露布来
两联水平颇高,一联写景,景象壮观;一联叙事,事含史实。唯觉内容太满,对仗欠工,宜分四联。最大纰漏,是书法太拙劣,竟无题签落款,亦无引首章和姓氏名章。惜乎冤哉,大有叶公好龙之嫌。
东安湖片区,借了大运会东风,带给我们龙泉本土人的好处,那是自不必说的。受了地理条件、生长环境、气候特征、土壤水质等因素影响,这些新造之景,往往显出贫瘠荒蛮,干瘦枯萎之象,难得南国的茂盛葳蕤,生机盎然。或许时处寒冬,未得春风春雨滋润滋养所致。倘如此,我们则期待她美如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