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 天地与圣人因何而成就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人的思维的局限是和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有关的。就像我们在爬山的时候,当你在山脚时,再如何想象山顶的风光,也很难想象山顶真实的风景。而当你真正到了山顶,你也不用别人跟你描绘,你就能感觉到山顶的风光。
当我们把眼光、思维只局限在自己的利益上时,我们很难去体察到天地圣人之道到底是什么。于是老子在这一章里讲到天为什么能长?地为什么能久?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别人受苦、吃亏没关系,我不能受苦、吃亏,很多人都这样想。当我们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时,就会觉得自己的一切是最最重要的,只是想着自己如何有成就,此时我们很容易把一切的是非与对错都用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当成一个衡量标准。所以当老子讲无为啊、舍得啊、付出啊,都被很多人当成一个笑话,认为是忽悠我们去做好事,忽悠我们做傻子,其实不是这样的。是我们没有把一个思维的高度,没有把一个观察的方向去落在更大更广阔的天地宇宙上面。我们要想了解更多更真实的宇宙真实相,不能站在自己的一己之私的眼光上,不能站在我们自己能得到什么的眼光上去看,而是要跳出小小的我能得到什么,看天地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老子的这句话:"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他就是在让我们跳出一个小我,站到宇宙的顶端去看一看,天和地在宇宙里存在多少年了,当我们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看,天和地为什么能长久时,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个真理:天和地为我们人类、动物、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与条件,阳光、空气、水,为我们提供养分,孕育这种生发的力量。所有人在上面生生不息,所有的动物、植物生生不息,不管是以前的恐龙,后来的类人猿,现在我们的人类,总而言之不管天地之间是谁在生存,天地总做好自己的事情,那就是天生地养。天地把它无私奉献出来,长养世间万物,而并没有想要得到什么,索取什么,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它没有在生养万物时冒出来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它总是在为天地间的众生搭建一个平台,万物都依仗它而生,就离不开它了。我们都说天地是无情的,天地是自然规律。圣人和我们一样是人,圣人都效法了天地的这个德行,所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能外其身而身存。"圣人效法天地,天地为人类,为宇宙众生搭建了一个自然的生长的硬件,而圣人为人类为众人搭建一个小一点的看得见的软件,或者小一点的硬件。
比方说,我们孔老夫子三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给到我们每个人有一个前进的阶梯,佛陀讲经说法49年,给到人类一个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发心,有出离心,带有菩提心这么一个成圣成佛的路径,这也是跟天地一样"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缅怀景仰这些圣贤先佛,不就是因为他们完全效仿了天地一样没有自身,完全把自身奉献出来了吗?他们成就了,我们更多的是得救了。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他们没有首先考虑自己,他先考虑的是众人,先考虑的是别人,因为它先考虑的是别人,所以叫做"后其身",因为他"后其身",那么众人就把他忘了吗?没有 ,他虽然是把自己放到最后,把所有的奉献出来给了别人,但是别人受了他的恩惠,反过来,是更加感恩的把圣人往前面去推,所以叫"后其身而身先"。
圣人不考虑自己,叫"外其身",把自己置之度外,圣人把自己置之度外 ,是不是别人就不管他了呢?不是,就像我们现在在做环境保护一样,是不是地球从来不要求我们去好好保护环境,我们就大肆的破坏呢?确实是在那么一段的时间里面,人类对环保大肆的破坏的,但是,一旦我们意识到,原来我们离不开好的环境呀!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太过自私,只知道索取的时候,反过来,我们知道了要去保护地球。
那么对于圣人也是这样,圣人从不考虑自己,很多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不会考虑圣人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每天享受在阳光雨露之中,每天享受在这种圣人的付出当中,他感觉不到,他不认为这个有什么,有一天他突然感觉到,我这一切都是天地、圣人给予的,圣人默默的付出,而且像地球一样,环境越来越不好,此时良心发现了,他开始反过来,关注天地,关注圣人。
"外其身而身存",而对于圣人来讲,你关注也好,不关注也好,他一直做这个事情,发光发热,他的"存"更大意义上讲,并不因别人关注他了他才"存", 他都能存。"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讲的圣人效法天地,而不去自我造作,只是发光发热,成就更多人,反过来他也成就了自己。
而普通人的一种成就方法,与圣人成就的不相同之处,普通人想要成就,他设定一个目标,要赚多少钱,要取多少功业,招兵买马,各种方法管理,让员工顺从,这是普通人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想法,这也不是说不能成就,但他的出发点有局限性,所有的出发点是把自己与众人是对立的,所有的出发点是在想我如何成功。看上去也是在给别人发钱,给别人创造价值,钱,价值只是他博弈的点,是一个平衡的点。实际上在用自己的智慧,与所有人对抗,产生一个平衡。更多人管理上都是这样去做的,包括历代很多的君王,他自己很历害,以自己的能力与大臣抗衡,与天下抗衡,最后成就自己。这样的皇帝不是没有,但最终都挺失败的,在他能力很强时,他能够成功,但等到他成功之后又迅速的遭到灭亡。
但是,圣人的成就不是这样的,圣人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极其低的位置。他心里面想着众人,他与众人不是一个对抗、对立关系,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关系,而是一个付出的,帮助大家的这种角色,他的心是帮助大家的,他时时刻刻想着的是如何创造一个平台,如何为大家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他慢慢地把小我去掉,去想到如何帮助更多的人。恰恰正是因为他把小我去掉了,才能够想到更多人,如果不把小我去掉,他怎么能想到更多人呢?于是在去掉小我时,小我去掉一分就能为大家考虑一分,小我多去几分,就能为大家多考虑几分,这是必然的。所以 一个人如果他心中的小我不改变,不立下志向,想要把自我给斩掉的话,那么他嘴上说再多的为别人考虑,他很难真正作出为别人考虑的事情,一旦观念或者利益与自己发生冲突,马上就会与别人翻脸,或者不相容。所以我们知道了圣人与天地成就的道理之后,我们要立定志向,用这种方法去成就自己,用无私的心去帮助大家,慢慢成就一个真正的光辉的自己,这个是需要立定志向的,立定志向,成就自己,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帮助了自己。
所以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是光学,而是在学的过程当中逐渐的明理,通过明理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而这种沉静又能够给自己带来智慧与光明,同时这种智慧与光明要能够去帮助到别人,像天地一样,与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你帮助了别人,为别人创造了环境,反过来,你经历得更多,懂得了也更多,你的上升空间也很多,这就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一个人的承担有多大,他的能力就有多大。他承担了多少,他的成就就有多少,这是真实不虚的。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的私,不是私心,而是他的成就,就像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他们的成就都很高,万古长存,那他们的私是自己想要这样子的吗?不是的,而是因为他们做到了无私的自己,反而成就了自己的私。这是一个很辨证的关系。所以,你想着如何成就自己,反而成就不了,而当你不去想如何去成就自己,只是一味付出的时侯,把小我全部去除,与天地相参,不与普通人相参,什么意思呢?与普通人,你依然是接触的,但是呢,不会陷入与普通人的那种纠葛当中,别人质疑你,你不会因为他的质疑而生气,别人有疑问,你不会因为他的问题怎么那么小儿科,完全是不与普通人产生纠葛,去帮助他,同时你的境界与天地相参,把天地当作效法的目标,天地是这样去做的,我也效法天地这样去做,这叫做与天地相参。正所谓欲为大树者,不与小草相争,但是它为小草遮风挡雨。当人的境界上升到这样之后,心胸变得非常宽广,但是又不会让人感觉到不接地气,因为他在做的是帮助众人的事情,而内心没有一点傲慢之气。
而我们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是,一是不相信这种天地圣人之道; 二是相信之后去做了又显得很清高,参悟真理要心怀众生; 三是心怀众生,我们的精力也要放到众生身上去,天地是实实在在的照耀滋润万物,生养万物,它不是光靠嘴说的,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圣人也是这样,圣人也是一个一个学生教出来的,帮众人一个个问题解决、去拔高,不要只给要求,给要求,给方法,给路径,陪伴成长,这是天地,这是圣人,所以我们要立定圣贤志向,把小我去掉,有圣人的格局,做最普通的事情。
"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人牛马",不能为众人服务的人,哪能成为圣人,连一个凡人都成不了。所以,天地之道,圣人之道是很明朗的,我们学圣贤的道,就要行圣贤的道,一起去立一个圣贤之志,去效法天地。同时,要能够为众生服务,做牛做马,不能高高在上,高高在上的人是修不了道的。修道,修道,道在日用寻常,道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人相处,不可生一丝傲慢,圣人现在是我们在膜拜的,圣人在世时,也是为众生服务的,圣人因为他的无私才能得到成就,我们要效法天地,无私付出,这样才能真正的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