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营,我就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四周的士兵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我。也是,一个乡下汉子突然被朱元璋提拔,换谁都会起疑心。
来到徐达的帐篷前,我深吸一口气。历史上的徐达可是位厉害人物,不光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将领,更是未来开国功臣中的顶梁柱。
"进来。"帐篷里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我掀开帘子,发现徐达正在看一份军报。他比我想象中要年轻许多,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但一双虎目炯炯有神,透着凌厉的气势。
"大帅说你识文断字?"徐达头也不抬地问。
"会...会一些。"我有点紧张。
"那好,"徐达指着案桌上的一摞文书,"这些是各地送来的军情报告,你按照轻重缓急整理一下。"
我暗暗松了口气。这活儿对我来说不难,前世就爱看历史资料。很快,我就把文书分成了三堆。
"这是最紧急的,"我指着第一堆,"陈友谅的水军在长江上蠢蠢欲动,似乎在筹划什么大动作。"
徐达眼神一凝。
"这是次要的,"我指着第二堆,"主要是些地方州县的征粮情况。"
"这些可以缓缓..."我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帐外有人喊:"徐将军,李善长来了!"
我心里一惊。李善长?这可是朱元璋帐下的第一谋士啊!此人智谋过人,但也是个老狐狸。
果然,进来的是个身着青衫的瘦削男子。他扫了我一眼,笑着对徐达说:"听说朱大帅新收了个人才?"
徐达点点头:"正在考校。"
李善长踱步到案前,拿起我整理的文书翻看起来。突然,他冷笑一声:"徐将军,你信这些情报?"
"哦?"徐达皱眉。
"陈友谅的水军在江上多月未动,现在突然有了动静。依我看,这是个调虎离山之计。真正的威胁,是这些..."他从第二堆文书中抽出几份,"看这些州县的征粮数字,前后对不上,显然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军粮补给可能会出大问题。"
我心中暗叫不好。李善长说得没错,我把注意力都放在水军上,反而忽视了看似平常的征粮报告。这下要露陷了!
然而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
"报!"一个士兵冲进来,"陈友谅的水军在大军压境的同时,派小股部队偷袭了我们的粮仓!"
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徐达和李善长都看向我。
我心跳加速。这情况,似乎比我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林修远,"徐达沉声道,"说说你的看法。"
我深吸一口气。这是个机会,也是个危机。说对了,或许能立功;说错了,恐怕立刻就会被当成奸细。
看着他们期待的目光,我开口道:"两位大人,依我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