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衙
几乎所有的职场人,都迷惘过
几乎每个职场人,都有那么一段时光,会对自己的未来担忧、会在工作中产生迷惘。未来的路,要么看不清,要么看太清。看不清,是没有琢磨透。不论怎么想,都想不出未来是什么样。看太清,是那份工作恒久不变,不用想,就知道未来是什么样。
看不清的人,一直跳槽,希望换个公司,换个职业能有所转机。看太清的人,会选择创业。两种人不同,前者是不断寻找新机会,后者是不断寻找新变化。
不论是寻找新机会,还是寻找新变化,职场人要么不知该怎么走,要么不知该怎么变。换工作,有时不仅仅是换公司,更是换领域。创业也是如此,很多人创业做电子商务失败后,又要做共享经济,最终发现什么都没做成。
为什么?因为换领域,换的不科学。换领域,俗称跨界。职场人想谋发展,跨界成了一种好方法。跨界玩的好,叫做斜杠青年。斜杠青年可以轻松跨界多个领域,职场之路四通八达。跨界玩不好,每个领域都做不好,职场出路一片迷惘。
领域间的共同身份,不叫跨界
有个邻居,他大学毕业后,卖了2年的保险,然后做了1年的汽车销售,又做了3年医药代表,最后去房地产公司卖房。现在,他很迷惘,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
我告诉他,要学会跨界。他说,他这么多年,一直在跨界。
原来,他把换工作,当成了跨界。但其实,他并没有跨界。他不论卖保险、卖汽车、卖药还是卖房子,身份都没有变,他的身份一直都是销售。
真正的跨界,一定是身份不同的,但是专业领域要相同,或者有交叉。比如一个销售,写一本如何销售的书,从销售到作家,这才是跨界。如果进一步,再开一个作家咖啡馆,提供写作的场地,只要买一杯咖啡,就可以创作一整天。从作家变为咖啡店老板,这又是一种跨界。成为咖啡店老板还不够,还可以做一个app,专门做老板之间的交流,这又是一种跨界。
所以,可以看出一个规律,跨界都是一步一步跨过去的,每步都有关联,而不是一步就跨越到不相干的领域中。
跨界,是建立在领域纽带上的不同身份
如何才能玩好跨界呢?其实就是新领域要和旧领域有关联。具体做法就是把当前领域和新领域做一个连接,形成一个纽带。
比如你是一个插画师,你要跨界开面包房。面包房和设计师之间的纽带是什么?可以是面包房主题,变成一个主题面包房。如超人主题面包房、蜘蛛侠主题面包房。也可以直接对面包进行设计,在面包上面作画,比如在面包上绘制星空、蒙娜丽莎等世界名画,这样就完成了跨界。
同时,可以更进一步,写一些面包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甚至大谈特谈面包文化。这样可以出一本和面包有关的书,这就是在插画师到面包房老板再到作家的跨界。
如果没有关联,没有纽带,就做不好跨界。有人说,这个好难。难在哪儿呢?难在想法。插画师不会想到在面包上作画,也不会想到出一本书谈面包文化。
但是,因为想不到,就要放弃跨界之旅吗?不,还有更好的本法,想不到,也能做到。
把副产品打造成主产品,是最好的跨界手段
最简单的方法,不用想。要做好衔接,只需要让你的副产品,成为未来的主产品。
在工作中,把产生的副产品打造成主产品,副产品成为主产品后,还可以继续产生副产品,副产品继续变为主产品,主产品继续产生副产品,一路循环往复,最终把人生的职场生涯推向更高处。
有个裁缝,每次做完衣服,都会剩下一堆边角料。她就用那些边角料制作毛绒玩具。她把这些毛绒玩具放在网上买,但销量一般。可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开始录制教程,给别人讲,如何用边角料制作毛绒玩具。后来,她因为这个教程而大受欢迎。她甚至为此出了一本书,还做了一个毛绒玩具diy的app兴趣社区。最后,她成了一个公司的霸道女总裁。
从裁缝,到总裁,这叫跨界。但她之所以能抓住这个机会,就是没有放过工作中的副产品。
再讲一个例子,有个人,身处企业的边缘部门。每天像生活在冷宫中一样,没有地位,没有前途。但是他善于分析数据,每周谱写分析报告。在做分析报告的时候,他发现,大多数人并不能把excel自带的图表工具发挥的很好。很多同事看了他的报表,就向他请教如何做漂亮的报表。他乐于分享,就把技巧都分享出去。还写一些提高制作报表的技巧文章,慢慢拥有了一批粉丝。后来,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创业做了一个职场办公培训学校。
所以,只要你能找到工作的副产品,你就能找到更宽广的未来。
我是米衙,感谢你的阅读,但愿我的文章能让你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