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勾践、范蠡终于成功脱逃,出狱回国了。
越国一场自上而下,轰轰烈烈的全民救国运动于是随即展开。
他们左右互搏,算是将政道、兵道,正道、诡道都运用、发挥到了极端。
他们投吴国所好,先是不断给吴国送礼,上下都送。
吴国皆大欢喜,害怕这事的却只有一个伍子胥。
勾践的用意就连越国采麻女工都知道,她们编了一首《苦心之歌》,一边拼命干活,一遍唱着,可是夫差却就像瞎子一样,什么都看不到,就像傻子一样,什么都没想到。
他不但看不到,想不到,还人家给物他给地,倒好像生怕勾践不能复国似的。
永远别以为敌人会比你愚蠢。这话是拿破仑说的。
可夫差几年前还老让人问他: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吗?他转眼就忘的干干净净。
他反而把勾践当做了孝子贤孙。
要小心希腊人的礼物!夫差虽然没有中过克洛伊木马之计,可是他难道不知道礼物本身有毒?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心甘情愿的卑躬屈膝。
你不是谁的爹妈,人家没理由会无条件地孝敬你。
你不是谁的朋友,绝没有一起玩过泥巴,过过家家,这世上哪来的那么多一见如故,一往情深?
给你的,都是债务,真正的友谊,从来不在财物。
利与利的结合,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你永远别站在恩主的立场上,那示好背后隐藏的总不定是何种野兽。
别的都不用多说了,夫差仅凭这一样,就已经打败了自己。如果他还再变得更加无道,更加穷兵黩武,那他就只有死的更快、更早。
夫差的表现使勾践连连激动,激动不已,他早就按捺不住了。
勾践回来的第四年,问范蠡,现在报仇可以了吗?范蠡回答,不行。
第五年,勾践又问,吴王已经荒淫无道,可以了吗?范蠡回答,不行。
第六年,勾践又问,伍子胥已经被杀,可以了吗?范蠡回答,不行。
第七年,勾践又问,吴国遭受天灾,可以了吗?范蠡回答,不行。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这事却直到又四年之后,勾践再问时,范蠡才说行了。
他不但说行了,还说大王你就是不来问,我也要催促你出兵了。捕捉时机,这就像救火和抓捕逃犯一样,唯恐不及。
人都说范蠡学的是老子之术,是一个道家,其实范蠡可比老子高明多了。
老子虽然以无为求有为,但他是无条件强调退、柔、弱、后,绝不主张进、刚、强、先的,即所谓“不敢进寸而退尺”,而范蠡决不是他这样。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范蠡最有耐性,最善于等待,他的控制力无与伦比,他玩转自己的本领天下独步,此所以范蠡在时机不到,准备不够充分的时候就一直不行。
人最大的缺点往往不是无能,而是急功近利。基础远未厚重,就一心只想去吃热豆腐。
但是“得时无怠,时不再来。”这话又是范蠡说的。那就是后发制人,稳如泰山,先发制人,就迅如鹰隼,猛如虎豹。
范蠡既不像孙武那样要求速胜,却也不像老子那样保守。他灵活机动,进退得宜,先后多变,刚柔并济。
他辩证。
夫差遇到范蠡这样一个对手真正是不幸,于是他在勾践、范蠡指挥的大军下,就只有死了。
范蠡兴一国,灭一国,功高盖世,此为千古传奇,但是不料这事一成,范蠡却立刻就抽身而去。
他挥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走的是那么潇洒。他很快就隐没于江湖,就仿佛世间从来没有过这个人物。
他当初是跟随大军返回五湖的时候向勾践告辞的,勾践当时甚至对他说出了类似我将与你共天下这样的话,可范蠡也决不心动。
之后勾践又以要杀死他的妻儿相威胁,但是范蠡回答,你可以行使你君王的权力,但我有我的意志。
结果,他随后坐着小船顺水飘去,勾践到底没有向他的妻儿下手,死去的却只有文种。
范蠡还在,勾践怎敢下手?范蠡无心权位,没有威胁,勾践又怎能下手?
但是文种却就不同了,他成功后就夸耀其功,在范蠡劝他离开之后,就闭门不出,不再上朝。
他既不离去,也不辞职,又不上朝,显得莫名其妙。
离开是容易的吗?舍弃是容易的吗?不离开,不舍弃,却又担忧,文种就在这犹豫矛盾中,终于等来了赐死的诏令。
勾践说,你的九术只用了三术,吴国就完,现在你就带着剩下的七术到地下帮助先王去吧。
文种那九术有正有邪,有的相当阴毒,他这样的人是最难让人放心的。
文种到了最后已经完全玩不转自己了,他是因为贪功、留恋权位而死,更是因为玩不转自己而死。
历史上真正以事业心做事,完全不求权位,不贪富贵的名臣却只有范蠡一个。
他不为权位,不为富贵而活,行事由心,当然就能够玩转自己,来去自由。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