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指责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每一句推脱背后,都有未被理解的恐惧……
把话说对,语言就是沟通的一扇窗。否则,就是隔离我们的一堵墙。
001 非暴力的背后是爱
习惯依赖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我们的语言往往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沟通需要的不只是表达技巧,还有语言背后的意图和意识。
002 道德评论暗含价值观及需求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但尺子之间的刻度和长度是不同的。貌似客观的评价反应了我们的信念,也顺便把冲突的起点递到了对方手中。
003 “ 应该”这个词是个牢笼
越习惯于评定标准,越倾向于追随权威。因为关注自身的感受和需求会让你跟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004 小心被个人观点左右
无论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都容易贴上标签,形成刻板印象。个人观点只是一个切面,还有更多的侧面值得我们去了解。
005 评论他人是在给自己树敌
人总会倾向于从评论中听到批评。所以别人反驳我们,可能是因为我们先把球踢了过去。
006 批评暗含着期待
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换来的多是申辩或反击;如果换成表达需要更有可能找到办法。
007 表达需求是个人成长的体现
自己都不看重自己的需求,别人可能也不会关注。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
008 提出请求时越具体越好
"不能做什么"的对立面有很多,对方难以接收到我们的真实目的。清楚地提出具体请求能降低沟通成本,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009 常跟自己对话
探寻语言背后的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怎样的期待。常跟自己对话,思路清晰了,表达也就清晰了 。
010 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别人
看到并重视每个人的需求才能让沟通更加畅快。给别人以压力,很可能让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彻底把沟通之门关上。
语言是认知、思维的体现,想要达到沟通的效果,先想明白谈话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