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取得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增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进一步强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效进一步彰显。忠诚、干净、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关乎着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无论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还是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打折扣、不做变通。回顾历史,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诠释着忠诚,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坚守对党的信仰,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矢志不渝。在和平建设时期,同样有众多党员干部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如今,国际环境波谲云诡,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党员干部更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忠诚之心铸就政治品格,让忠诚成为行动的底色。
干净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操守,要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来谋取私利。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这根弦,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从那些落马官员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旦丧失了干净的底线,陷入贪欲的泥沼,就会背离党的宗旨,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最终也会断送自己的前程。要保持干净,还需注重自身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做到慎独、慎微、慎初,在小事小节上守住廉洁的关口,在细微之处彰显党性原则,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以廉洁奉公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担当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时代,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无论是脱贫攻坚战场上啃下硬骨头,还是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亦或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攻坚克难,都需要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就要敢于负责,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主动作为,不推诿、不扯皮;敢于担当就要敢于直面问题,遇到矛盾不回避,想方设法去解决;敢于担当还要敢于创新,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那些在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得出去的党员干部,才是真正践行担当精神的楷模,也正是靠着众多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 张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