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农庄
龙母村的故事(2)
老于,64岁,退役军人,龙母村的外来居民。老于身高1米75,满脸沧桑,紧锁眉头,头发花白凌乱,背已微驼,一身破旧的衣服,与当地农民一样,看不出是个有钱人。
老于离开军队,但保留了军人的强悍和韧性,他总做那些吃苦耐劳的买卖,在东港海边养虾了,贩卖水果了,拉个基建队四处盖房子了,等等,反正是不好好在城里呆着。花甲之年,干不动了,到龙母村,买了20亩地,建房养老,又修了六个大棚,还是没闲着!
老于的山庄位于一条山沟的尽头,一公里长的山沟,30度的坡度,伸入到半山腰,平整完土地,三面环山,砌上护坡,只立一道围墙即可。环顾四方,松树林,橡树林,栗子树林,象盆景一样,抬头是蓝天白云,看不到山下的农舍、道路、汽车,连一切人类的声音都没有,只有鸟语花香,鸡鸣狗叫。在距离丹东市区仅十几分钟的车程的地方,有这么一片世外桃源,令人叹为观止。
我把我的观感告诉老于,老于连呼“知己”,我的猜想和老于的设想,一样一样的。
六个大棚,种大樱桃,而且是最优良品种、口感最好的樱桃,老于眉飞色舞地介绍,象是刚从王母娘娘蟠桃会上归来,我插了一句嘴:“赔了多少钱?”
老于一楞,我又说:“连雇人的工钱都没挣回来?”老于苦笑着点点头。
老于的山庄投资300万,去年产大樱桃500斤,老于的儿子在网上卖,50元一斤,毛收入是25000元,即使以后增产,也不过是几千斤,等卖樱桃收回投资,至少要等到朝鲜半岛统一!刚进院时,我还注意到两个细节,可以看出老于在赔本赚吆喝:
一是老于大门口门卫住的房子精美,有卫星天线,竟然还有太阳能热水器。
二是雇工和老于同在一桌吃饭。
老于的雇工,是他多年的战友,工资不会给低了。
一个仁慈的老板不是一个好的致富带路人!
以前,老于的买卖利润大,可以让利员工,而农业是微利行业,投资大,回报低。我没种过大樱桃,但我有十余棵野樱桃树,每年任其生灭,没法摘,极费时间,一颗一颗的,老半天也摘不满一盆,气得我连树枝都折了!
看着老于郁闷了,我又说道:“于老板,你这农庄,将来能值上亿元。”
“这太夸张了吧?”
“不夸张,靠近丹东市区的别墅,不过占地一庙左右,比你大的农庄,又距离市区远,现在市郊已经不可能再有这么大的农庄了,没有那么多地了,你这是绝版呀!”这把老于乐的,连连拉着我,要喝酒。
我不认为经济学有多悬幻,一句话就够了:物以稀为贵。九十年代初,我读巜北京晚报》,见一报道:北京朝阳区一居民,卖掉祖传四合院,得20万,现在,得后悔他个八辈祖宗的。
老于真是好生活,闹中取静,坐拥亿万家产,玩着大樱桃,唉,
想不长寿都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