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中,去卫生间的间隙,门口一阿姨一边敲门一边说“厕所不能抽烟哈”,我出来后的第一句话“我应该不像抽烟的吧”。说完我抬头,面前这位目测40来岁的女性,黑色的眉毛微微上挑,左低右高,仔细看能看到嘴唇抹了淡红色口红,皮肤光洁但脸色略显暗沉,头发往后梳得整齐干净,本应精神干练却难掩疲惫,上身着红色竖条纹衬衫下身着黑色西裤,左边颈上佩戴了一枚耳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句“不能在厕所抽烟”可能是她每天都要重复数次的工作之一。
我正准备离开,她喜笑颜开的望着我,“现在女娃娃抽烟的多得很,所以我看到一位乘客进了厕所,不管男女,都要打声招呼……”就这几句话,我感受到了她强烈的表达欲,索性我就做个听众,也借以打发坐车的无聊,还可以活动活动筋骨,岂不快哉,就这样一个多小时的漫谈开始了。
整个过程中,阿姨坚持说普通话,不过从她的“h和f”、“n和l”、平翘舌……我就问她“阿姨,您四川哪里人”,“我啊,资阳人”,“哦,我也是四川人,您可以给我说四川话”,她像没听见,全程保持着标准的四川普通话。给我讲话的时候,还时不时给入厕的乘客打招呼“按那个绿色按钮”,“厕所不能抽烟”……
闲聊中,得知阿姨46岁,半年前到现在的岗位工作,丈夫做装修工作,育有两个孩子,大的孩子是男孩儿,初中毕业后去学习开车,小的孩子是初一在读的女孩儿,一家简单平凡但幸福和睦。我想每一位母亲在谈到自己孩子的时候,总会打开话匣子,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吧。讲到她的大儿子时,阿姨有点激动,脸上时不时地露出一些微表情,手势也变得多了起来,“他呀,24岁了,还不耍朋友,他老是说没耍够,我们都焦得很,去年过年,我就跟他说,别人家的孩子早就结婚了,生的娃娃都能打酱油了,明年再不带个女朋友回来,就不要回来了”,我笑笑不说话,看着她,表示她可以继续说。“小女儿倒是听话,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但是就是懒,从来不做家务,周末也不会做饭,都是她哥做,我跟她说要学着做,她给我说反正有哥哥做,这就是小时候惯的,毕竟哥哥大10岁,什么都跟他说的要让着妹妹……”
阿姨讲到丈夫的时候,语言很平实,语速有些轻快,常常咧开嘴嬉笑。她从丈夫年轻时因为爱好打牌而时常引发家庭矛盾讲到他中年后终于不再打牌而把兴趣转向了钓鱼,从丈夫做了几十年装修工作的艰辛讲到他数十年如一日接送小女儿上下学的坚持……
当我问到丈夫是否支持她现在的工作时,她说“他就是不太支持,因为现在虽然工资高一些,但是时间太长,算下来其实不划算,天天在外也没时间照顾孩子,毕竟女儿还在上学,都是他每天接送娃娃”,说到这,她顿了顿,然后继续说“但是在资阳工资又比较低,现在也还年轻嘛,能做一点是一点,能挣一点是一点吧。现在主要是一日三餐不是很方便,有些时候得提前做好2天的饭菜带到工作的地方,基本都是买素菜,买来买去就那几种,吃久了都吃腻了,还有像我们大年三十、初一、初二还有像这种节假日都是不放假的,而且还是最忙的,我们现在上8天休2天,长时间都神经紧绷,还是累,不过我还是想好好坚持做”,“那您休息的2天都做些什么呢?”“就回家捣饬捣饬自己,接送孩子,给家里做做饭,我儿子每次就说,妈妈回来的2天最幸福,因为不用自己做饭了”,说到这里,我看到阿姨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
中途站停,阿姨话还没说完,也没来得及给我打招呼,朝前走了,又听到了那一句“厕所不能抽烟”……
By夏
2018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