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而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者,阴阳也。就易理而言,阳盛阴衰,阴盛阳衰,此消彼长,因而有火盛制水,水盛制火之说。对应在太极上,动者为阳,静者为阴;刚者为阳,柔者为阴;攻者为阳,守者为阴;进者为阳,退者为阴;实者为阳,虚者为阴,盛是将要超出体力与气力合用之极限,过犹不及,谓之失中。
由此知之,凡有事务立于对抵相抗之地位者,皆曰阴阳,此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准绳,生杀之本始也,学拳者须要先知此理,方知运用变化中,中定之难能;所谓阴阳相济互生之妙,复致于中和之本也。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经久用功,则中气圆满,精神康健。
太极阴阳有拳谚云:
动则生阳静生阴
一动一静互为根
果然识得环中趣
辗转随意见天真
太极自阴阳始,有消息盈虚四德以对四象,消者,减、退也,四象在少阴。息者,喘息,呼吸生长也,所以有人子为息之谓,盖因其所生也,因气微,故谓之息,四象在少阳。盈者,充满饱和之意也,四象在太阳。虚者,中间空空者也,四象在太阴。人法地,地法天,天之道,不过消息盈虚而已,是故在人在拳,亦是此四德。
推而详之,则分接、引、进、转、击、蓄、留、停八法。接着,交手也;引者,引诱也;进者,前进也;转者,转圜也,从引忽转,转进如风;击者,打敌也;蓄者,含而不发也;留着,留有余力,勿用全力也;停者,穷寇莫追,无犯我界即止也。
四门之中,息者必盈,盈者必消,消者必虚,虚者必息。则有接而引之,引而进之,进而转之,转而击之,击而蓄之,蓄而留之、留而停之八法之运用。周而复始,无有穷尽。
太极有拳谚云:
阴阳无始又无终
来往屈伸寓化工
此中消息真参透
圆转随意运鸿蒙
另阴阳不可执着,如大凡手动为阳,手静为阴;背则为阳,胸则为阴。亦有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如某手当令,该手为阳,非当令之手虽动为阴,一阴一阳,势必以中锋劲运之。中锋者,理宰于中,而气形于外,此理须谨记之。
古语有云,太极十年不出门,何也?以拳悟道,以一端而查天地人全体也,必用功日久方能有得,今之学者,未用功而先期效,稍用力即期成,谬也。陈鑫太极图说有云,太极者,小成三年,大成九年,九年之后,自然欲罢不能,蒸蒸日上,终身无驻足之日。与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