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有半年多,一直写着碎碎念。
偶然进入周老师的写作交流群,发现群里简友来自全国各地,人才济济。当然群里交流最多的是如何写文,怎么修改文章。但时不时的“空中”也会飘来一声最强音,即“当头棒喝”的声音,不留一点情面,逮住谁谁就自认“倒霉”。
我进群第一天,就被“当头棒喝”了一顿。原因是我写的文章有一逗到底的现象,还存在错别字居多的问题。
记忆特别深刻,当时是早上六点四十左右。我一看到“一逗到底”四个大字,我心里愕然一惊,也被深深震撼了一下。这是我来简书这么久,第一次听到老师对我文字评价的声音,而且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当局者迷,我也知道自己的文字功底不深。但是我找不到症结,就一直稀里糊涂的写下去。
周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但是那时刻我内急,正在厕所里,拿着手机急忙在群里给周老师回了一句话。这一回信息不要紧,弹出了一个最不该错的常用字,好像是“该”与“改”的其中一个字。这下子惹怒了周老师,他立刻又给我来了“一头大棒”,(我当时就这么认为)说我这样的心态不适合写文,当时吓得我大气也不敢出了。
从那天起,我就潜水在群里。不敢说话,更不敢发布自己的文字,心里还特别害怕周老师把我踢出去。说心里话,我发现了这个群的价值,所以脸皮特“厚”,硬着头皮也不愿出去。
果不其然,过了几天,猛然发现我被移除群聊。当时倍感失落,于是告诉自己不要丧气,你不就是想跟着周老师学习吗?这还不简单,直接关注他的简书,每天揣摩他的文章也一样。
自学与跟老师、同学一起学,差别是很大的。我这人宁愿跟着团队一起走,才能走的更远。
一日,又发现周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及重新建群,于是厚着脸皮不请自来。
自感文字功底及文化底蕴太薄弱了,甘愿当个小学生,日日、时时听周老师的“当头棒喝”。群里还有几位严师,每日无私自己的时间及精力,辅导一群没“长大”的友友。
说到“当头棒喝”,我还要感谢另一位恩师,即我的小学校长。
多年前,吕老师是我的小学校长,带小学毕业班。因此,直到六年级才有幸跟吕老师上课。
我从进校门第一天起,就一直有个坏毛病,即左手写字。这在学校各科任课老师是不允许的。但是一到五年纪,所有老师都只是看到我就嚷,或大声呵斥,当时我也只是换换右手做做样子。就这样,左手写字的毛病一直没改掉。
直到遇见吕老师,他根本不嚷我,给我最多的就是“大棒”。记忆尤深处,只要我在班级里用左手写字,我听不到周围有任何声音,但是吕老师的小教棒已狠狠有力地落到我身上。不分时间,不留情面。
半年过去,我的“顽疾”改正了,从那以后,我右手歪歪扭扭的就慢慢学会写字了。
二三十年过去了,校长的当头“一棒”,至今都没有忘记过,也是我人生中少有的当头棒喝。
直到今天,又遇见写作群里的周老师,难得的当头棒喝,对每一个爱写作的人都无私奉献。
周老师由内而外,浑身无不散发着学识渊博,美德修养,值得我们每个人跟随。
最喜欢老师的“当头棒喝”,无论是当年的小学写字,还是今日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