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孙悟空、哪吒等传统神话人物不断被翻新搬上银幕,其中能被观众喜爱、市场接受的,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大多是“旧瓶装新酒”,用旧的人物在新的故事中,诉说着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与期望!
最近点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这类“旧瓶装新酒”的优秀电影,故事依旧在陈塘关发生,但却抛弃了哪吒割肉剔骨,还父母养育之恩的传统故事,而代之以一个规驯“熊孩子”的新故事!
按照故事本来的剧情,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天劫咒语,三年后天劫将会降临,摧毁魔丸。说四川话的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的儿子哪吒身上。
然而,因为元始天尊要将阐教第十二金仙的地位传给太乙真人,这引起师弟申公豹的嫉妒,他利用太乙真人爱喝酒的缺点,施计掉包灵珠和魔丸,使魔丸托生到哪吒身上,而将灵珠给了龙族的敖丙!
殷夫人辛苦怀胎三年,然而哪吒一出生就四处喷火,焚毁建筑物,吓坏了陈塘关的百姓。幸好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压制住了哪吒的魔性,再加上殷夫人的耐心,暂时使哪吒安静下来。然而众人在经历了这样的魔幻事情之后,都认为哪吒是妖,其中老成持重的耄耋老人,甚至要求李靖处理刚出生的哪吒,语气不可谓不诚恳,杀意不可谓不残忍。
这让我想起袁立女士在微博上分享的一个“弃婴岛”故事:
上面这张来自《旧影潮州》的照片拍摄于100多年前。当时,这里的人们重男轻女,生了女孩,常常会扔到池塘里淹死。看到这种情景,来潮州宣教的传教士贝尔妇人便把一只篮子挂在池塘边,在一块牌子上写着:“请将你的婴儿放在这里,不要把她们扔到池塘里。”贝尔妇人每天来这里查看,把篮子里的婴儿抱回去。这些婴儿被送到教会办的育婴堂,或者被基督徒家庭收养。这些被当作垃圾扔掉的婴孩被当成宝贝,她们得到细心抚养,被送进学堂读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篮子,就是中国最早的弃婴岛。它提醒人们,有一种爱,愿意接纳每一个被抛弃的生命。
人们的成见就犹如一座高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无论是潮州人(或者可以说大多数中国人)的“重男轻女”,还是电影中众人对妖怪的恐惧,都会让善良的人们做出集体的恐怖决定。幸好,《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李靖不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讲究“忠孝仁义”的官员,而是让他回归了父亲的角色,面对陈塘关百姓的责难,他保护了哪吒,将哪吒关进了李府。而他自己则和太乙真人一起去找元始天尊,寻找破解天劫的法子。
但是,关在李府的哪吒却逐渐变成了一个熊孩子,调皮捣蛋、顽劣不堪。殷夫人陪他踢毽子,他却控制不了力度,将母亲踢到墙上,而殷夫人却纵容他继续踢毽子而不管自己受的重伤,慈母出败儿啊。父母不在,哪吒间歇性逃出李府,把陈塘关的百姓整的鸡飞狗跳,直接扰乱了陈塘关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好不容易太乙真人归来,将他带入山河社稷图修行法术,同时李靖哄骗他是灵珠转世,使哪吒立志斩妖除魔,保护百姓。但是太乙真人和李靖夫妇纵容哪吒玩英雄游戏,在虚幻游戏中大杀四方,漠视百姓的生命,一句“总之他们又不是真的”,掩饰不住他内心的暴力。
结果,出了山河社稷图第一次伏妖行为,他就用火焚坏了百姓的房屋、存水用的水缸,这些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本,可惜哪吒这个官二代不明白人们的艰辛,只是想当英雄。甚至将敖丙救下来的小姑娘再还给妖怪,他再当英雄救一次,漠视生命到了如此地步,不是熊孩子是什么?
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那么《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孩子。
首先,哪吒的身体被魔丸托生,生理上先天有病,三年后将被天劫摧毁;其次,他的父母和师父为了避免他祸害他人,要不将他关进李府,要不将他关进山河社稷图修行,哪吒和社会完全脱节,基本没有任何正常接触,社会适应能力极差,以至于当敖丙愿意和他一起踢毽子时,哪吒竟然哭了;最后,长期不接触社会,哪吒任性至极,绝食、摔盆打碗,心理逐渐孤僻!
这样一个不健康的熊孩子哪吒,在他三岁生辰宴的时候,将积攒的矛盾彻底爆发。当申公豹申公公告诉他真相:哪吒是魔丸转世,而不是父母哄骗他的灵珠转世。他愤怒了,在宴席上直接念咒语去掉了压制他魔性的乾坤圈,成为一个只知杀戮的魔头,四处放火,甚至于要杀掉父亲李靖。
好在,他的好朋友敖丙将乾坤圈从申公豹手中拿回,太乙真人再次压制住哪吒的魔性,让他安静下来。然而哪吒却再也无法面对父母对他的欺骗和陈塘关百姓对他的排斥,踩着风火轮直接离开了。
然而,在树林里,孤独的哪吒却看到了风火轮给他看的一段回放:李靖为了让哪吒顺利度过天劫,听从了那朵云给他的建议,采用“移花接木”之法,自己代替哪吒去死,让哪吒活下去。
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无私付出,让哪吒感动了,观众也被打动了。于是,哪吒转身回去,将乾坤圈带到了手上压制住魔性,再次释放出自己的力量,救下了差点被水掩埋的陈塘关百姓,然后和敖丙一起努力对抗天劫,从一个熊孩子变成了一个小英雄。
整部电影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就像哪吒一样,每一个孩子到不应该被抛弃,他们的天性就像是《孟子》里告子说的“水性”一样,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只要我们满怀爱意,善加引导,不要过于溺爱、不要故意欺骗、不要让他们因玩虚拟游戏而丧失对生命的尊重,给他们戴上文明的“乾坤圈”,那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终将像哪吒一样,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