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无疑将中国科幻片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说,这是一部几乎可以媲美好莱坞大片水准的硬科幻,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观众都为之赞叹。
《流浪地球》的上映,也让2019年成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
然而自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以来,科幻电影已经发展了将近120年的时间。
在这120年里,有许多优秀的科幻片诞生,但是,却从未听闻中国曾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
难道在2019年之前,大陆真的没有科幻片吗?
而事实上,早在1938年,中国就有了一部具有科幻性质的影片:《60年后上海滩》,它诞生于民国时期,那时是中国电影的启蒙阶段。
它讲述了两个人因为某种契机(冷冻技术)穿越到了60年后的上海,在那里他们看到了天气控制室,于是他们便可以地摆弄天气,一会刮风一会下雨。
更让人惊奇的是,在影片中有一幕是两个人通过视频通话技术和自己的儿子通话,这虽然在当时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在如今已经变为可能。
很明显,《六十年后上海滩》已经有了科幻电影的性质,可以说,中国科幻电影起步并不晚。
然而在此之后,因为战争频繁,中国科幻电影却始终没有迎来较大的发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幻电影才有了小幅度的发展,但这时期科幻电影的政治表现远大于文化表现。
直到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科幻意味的大陆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才诞生,开启了中国科幻的新时代。
在80年代,许多国外的科幻片被引进,加上经济的迅猛发展,培育了电影的一片沃土,中国科幻电影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一段小高潮。
但当时间迈入21世纪后,中国的科幻电影彻底崩塌,可以说在《流浪地球》之前21世纪的中国从来没有拍摄过一部为了科幻而科幻的电影。
于是中国科幻电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中国在此之前真的没有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幻电影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百废待兴,那时的人们正处于思想解放阶段,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写。
初生的第五代导演在那个时候大展身手,革旧立新。
上映于那个时代的《黑炮事件》、《顽主》、《孩子王》等电影,为中国电影打开了超现实主义的大门,在国内外扬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老电影爱好者把那个时期称为中国电影“短暂的春天”。
奇幻的构思和对现实社会充分的思索的构想,那个时期的电影制作者用自己的作品,给当时的观众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中国诞生属于自己的第一部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幻电影:《错位》。
二、
作为一部在豆瓣仅有4000人不到看过的电影,《错位》可以说是很冷门了。
看到80年代,就已经丢失一批观众;
再看演职员表,更是一群籍籍无名的导演和演员,再丢失一批观众;
再看到中国大陆、科幻等字眼,又少掉一片观众。
就是这部几乎要被埋没在时间长河里的电影,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事实上,本片的导演黄建新可能对于一些新兴观众十分陌生,作为第五代导演,他的名声也不如许多人一般耳熟能详。
其实在21世纪,他拍摄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
《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制片人、编剧)、《建国大业》......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主流导演,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却有:《黑炮事件》、《脸靠脸背对背》等后现代主义作品,个中变化让人匪夷所思。
回到正题,《错位》在当时的电影界并没有引起什么波动,获得的奖也不如黄建新另一部电影《黑炮事件》的多。
直到最近几年这部电影又被重新翻出来,才有人感叹这部电影的nb。
它不同于《流浪地球》、《星际穿越》、《2001太空漫游》等硬科幻电影,它是属于像《彗星来的那一夜》那样靠情节取胜的软科幻。
软科幻没有华丽的特效,因此它更需要演员扎实的功底以及出乎人意料的剧情,在这两点上《错位》确实达到一种在中国科幻界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它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三、
故事取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赵书信(以下简称老赵)是一名人工智能的工程师,在这一领域,他十分成功,甚至常常会去接外国的订单。
除了一个杰出的工程师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局长。
这个在旁人看来耀眼的职位,老赵却对此并不开心,甚至有些厌烦。
因为身为一个局长,他整天需要开无尽的会议,更让他烦闷不堪的是,许多的会议还是重复且没有意义的。
这让老赵近乎崩溃。
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创造一个机器人去代替自己开会。这样他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他请人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一副人皮,将它套在自己设计的机器人上,再输入一些文件、代码,一个新的“老赵”就诞生了。
机器人设计的很成功,它具备有老赵大部分的神情姿态,很快地就掌握了人世间的大多数规则。
代替老赵开的会甚至要比老赵还要出彩,这为老赵节省了许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可正如一般的套路一样,老赵也发现了机器人身上有许多让人感到烦恼的地方。
比如说,机器人学会了抽烟喝酒,而它这么做仅仅是为了装酷。
老赵为此说教了机器人几句也便没有再管他,但老赵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的一个开端。
在此之后,机器人做的事情越来越出格。
有一次再与老赵的对话中无意间提起,自己希望能真正拥有人类的意识,到时,就能将智能人联合起来。
老赵对此却并不在意,只是单纯地认为这只是机器人想多了。
但机器人变本加厉,他开始在老赵睡着的情况下代替老赵上班,私藏中央下来的文件,更有甚者,还间接气走的老赵的女朋友。
在一个梦里,在穿过一群僵化的人和一片白茫茫的大漠后,老赵看到了正在看电视的一位穿着古装的老人(可能是老子)。
老人察觉到老赵,关掉了电视,转身对老赵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福。”
老赵若有所思,终于意识到,再这么下去,自己可能就会完全被机器人所支配。
与此同时,机器人也意识到,只有将真正的老赵消灭掉,才能让自己存活于这个世上。
老赵不会放任机器人这么做,因为这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
于是,老赵决定按下按钮,毁灭机器人。
可当按下按钮后,什么都没发生,老赵只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看着周围没有变,机器人也没有被造出来。
之前发生的一切,原来只是一场梦。
四、
这剧情老套吗?
或许它就如现在许多平庸的机器人题材电影一样,用俗套的情节去讲一个众人皆知的道理。
它讲的是那个年代人们对机器人的一种畅想?
还是说,那个时代的人们早已有感觉到: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尽管《错位》的情节简单,然而在我看完它后,最大的感觉便是:
诡异。
本片的开头就够超现实主义了,在红光下演讲的老赵,破碎的实验器具,一场莫名的手术,不停转动的永动机,总给人想到什么却又说不出来的感觉。
接下来更让人匪夷所思。
老赵离开自己办公室总要经过一道又一道重复的门,而那个奇怪的女秘书也总是催促着老赵开会。
这一切如影随形地跟着老赵。
以及在机器人在喝酒时损坏电路,导致离开宴席后,就算放在人身上明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当老赵坐在车上时,一个人转过头来笑着问了一句:“是不是你在捣什么鬼啊?”
而女秘书似乎也对老赵造了一个机器人来代替自己略有察觉。
开头和中段两个奇怪的梦,似乎都预示着《错位》在讲述的不止是人与机器人或者是科技的故事。
当老赵从整个梦境中苏醒过来,就更让我确信,这部诞生于1986年的电影,还有更深的含义。
《错位》中充斥着黑与白、红与蓝这几种对立色,它们或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但无一不暗示着影片里存在着深深的矛盾。
应该专心搞科研的老赵和热爱开会的机器人,本分的局长和看起来更像老赵上级的精明女秘书,似乎都对应本片片名:错位。
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而却看起来不应该是那样的,老赵梦里的那个看着电视的老子,虽然看起十分的突兀,却又给人感觉他本应该是在那里的。
哪个才是真正的老赵。
是肉身的,
还是机械身的?
我想他们都是。
一个老赵的内心,一个是老赵的外表。
红色的灯光代表老赵希望别人看到的光鲜外表,而蓝色代表老赵内心深处对这一切厌烦的内心。
这也正解释了为什么机器人在看完一场拳击赛后,决定去挑战真正的老赵,在那场拳击赛里,正是红色打赢了蓝色。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老赵的梦里,我们是否可以推测,这整个梦境就是代表老赵在心里挣扎,是遵循自己的内心,还是应该装成别人想要的模样。
于是在影片末尾的对峙中,老赵按下了自毁按钮,结束了那个披着红色外衣,从开始就想代替自己的机器人。
老赵结束了机器人的生命,而仍有许多人,还未结束掉那个一直都想代替自己的,有着靓丽外表的机器人的生命。
或许,这才是《错位》想告诉我们的。
by手捧花茶
喜欢就关注一下不远杂文铺公众号吧
以上纯属作者yy,不接受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