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是诗词团体惯有的活动,本意为搜集素材,激发灵感进行创作,实则是毁灭创作的不智之举。
美术,摄影这类视觉感官艺术,采风无可厚非,它需要不同的景物作为素材,而且是不得不这么做。要拍摄黄果树瀑布,就必须去贵州,要拍摄金字塔,就必须去非洲,要拍摄兵马俑,就必须去西安,这是被动选择。
而诗词大可不必,总不能为了写首关于金字塔的诗就去非洲,这本身就错了。诗词是心灵语言艺术,所有的诗都以人为主体,诗是为抒情而写,不是为美景而写,所以人在哪里诗就在哪里产生,不需要刻意去寻找。
善于写诗的人,身边一景一物,一花一草都可以入诗。功底不够的人,走遍世界也写不出好诗来。
李白足不出户,照照镜子,就能写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钱宰想睡个懒觉,就能写出:何时归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苏轼远行,走得又累又渴,就能写出: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秦观住个旅社,就能写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幕。
试问古代诗人,谁特意去采风了?有道是,看来都是寻常物,取用多为绝妙词,善于运用者,寻常景物也能写出好诗。
若你要说摄影美术也可取身边的景物作为素材,也不必采风,这又错了。
摄影和美术当然可以取身边的景物作为素材,但是身边的景物总有用完的时候,就需要去采风。摄影美术都属于视觉感官艺术,不同的景物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作品。
而诗词是以人为核心,同一个景物,不同的心情,写出来的诗句肯定不一样。
诗人能写出丰富多彩的作品,绝不是因为他见得多,而是他的情感在变化。
李煜被软禁之后,活动范围就是个宅院,但是他写出来很多经典的词,流传千古。
采风会让人为写诗而写诗,为美景而写诗,好像面对美景,就必定能写诗似的,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感而发。这样下去,不但不会进步,反而会退步到没边。诗的创作源泉是内心,是情感,不是美景。当然,这个源泉需要深厚的文字技巧来支撑!
所以,诗词团体们,为了学习能够进步,境界得到提升,少去采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