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听闻允礼遭遇不测,死的还很蹊跷,像是有人故意使绊。又听沈眉庄说甄父,在宁古塔身染重病,自己又怀有一个多月的身孕,如果被人知晓,怕被有心人利用陷害!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烦心事,甄嬛经过仔细斟酌之后还是决定回宫——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皇帝的,除了皇帝,谁都帮不了她!
所以她决定卷土重来,重新复宠。这一次,有如“王者归来”般势如破竹,抛却天真幼稚,不再觊觎真爱,只寻求一方庇护所在,哪怕纯粹是以色事人也可。
主意一定,甄嬛就开始伺机行动了。槿汐和苏培盛结“对食”,利用苏培盛与皇帝整日亲密接触的关系,说动皇帝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出宫祈福和踏青。
皇帝本就没放下甄嬛,在梦中还叫过甄嬛的闺名。一踏进甘露寺,就想起了甄嬛,责问净白等人,继而追查甄嬛踪迹。皇帝不辞劳苦去凌云峰,“遇见”打扮朴素但依然遮不住秀美的甄嬛,又听见槿汐说:因身子不好,咳疾未愈,还时常思念皇帝和胧月,期待相见之日,皇帝顿生怜悯。
昔日的旧情如放虎归山般肆意流窜。甄嬛终于有了与皇帝接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这里,不得不佩服甄嬛在的用人方面的能力,看人是很准的,知道槿汐是靠得住的。槿汐是甄嬛的丫鬟首领,跟了甄嬛一起荣辱与共好几年。槿汐也是个很不错的军师,我相信她也是看中了甄嬛这颗大树,看中了甄嬛这个人的才能,深知只有在甄嬛这里,自己的雄谋伟略才得以发光闪耀。
得知允礼去世后,甄嬛几天不思饮食,槿汐直接拿堕胎药给她,试她;温实初承诺可以给甄嬛一个明媚的未来,槿汐在她决定回宫做准备时,也试过甄嬛。槿汐一次次的将甄嬛要走的路的利害关系都分析到位,使甄嬛在心中断绝情爱,只留下无心和狠!
皇帝的旧情难忘和槿汐的帮助,打开了甄嬛回宫的第一扇门。甄嬛的一贯作风就是一旦打算做,就势必破釜沉舟,不留后路。要做就一定要做成功!所以立刻就启动了第二步—乘胜追击。
一个多月后,故意在苏培盛面前露出怀孕迹象,这是要让皇帝和太后他们,自行斟酌是否要迎她回宫。她把自己命运的走向交给了皇帝,她知道皇帝对于皇嗣的渴望,也很笃定太后一定是希望她回宫的——宫中皇嗣太少,是太后的心病,如今甄嬛有孕,怎么也不能凉在宫外啊!
虽然皇后一再的制造不详迹象和朝臣的“废妃”没有回宫的先例,甚至搬出“危月燕星冲月”的不详理论,也没能困住皇帝的思维。皇帝给甄嬛赐姓,加了年岁,称是四阿哥的生母,并晋封“熹妃”,还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回宫仪式!
甄嬛从没落的差点死去的凄惶到今日的风光回宫,有一句话是最能表达的,这世间事“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纵有再多的机会摆在你的眼前,如果你不想启用,不想去发现它的妙处,它就只是一个摆件。时间长了,布满了灰尘,也就成了云烟!
可若是你经历了人生中最深刻的不幸,心态发生了变化,就能很容易看到这个机会并加以利用。机会是专门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苏培盛和槿汐一直想结为“对食”,槿汐不肯,可为了甄嬛,槿汐就愿意了。如果甄嬛之前没有善待槿汐,槿汐如今又怎能为了帮助甄嬛而做不愿意做的事?这是甄嬛自己创造的机会,因为得人心,所以便可以引“人心”来帮助自己。
同样,皇帝对甄嬛的难舍旧情,也是甄嬛自身的原因所致。甄嬛在后宫一枝独秀,风韵幽雅,个性鲜明,又能与皇帝谈论诗词歌赋,对前朝大事也自有一番另类见解,尤其是对于爱情的看重,是皇帝生涯中没有遇见过的另类。
虽说因情而曾拂逆过皇帝,但是这一点却是最让皇帝感动的。皇家历来真情难有,爱情更是不敢奢求。连太后都说:情深意切是皇帝最不该有的!可是皇帝遇到这样另类的女子怎能不情深意切呢?
所以从这点来说,是甄嬛本身给自己造就了机会,只要她愿意利用,就有大把大把的机会。
平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叹息:机会稍纵即逝,来不及看清楚就没有了,其实机会都是自己创造的。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独特的个性,善于利用你的优势和个性,才能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当然,优势和独特的个性,皆是需要后天修炼出来的,不是哪个人生来就凭着不凡的天资就可以成为登峰造极人物。都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辛苦付出的代价一步步地走向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