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在自媒体时代,读者比作者还金贵。
各种公众号,各种写作课,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让你目不暇及,无所适从。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写作的人,似乎人人都成了作家。
大家都很兴奋,文学的春天已经来临。
可真的是这样吗?拿我一个喜欢码字,在简书公众号里苦心经营近一年的经历,就可以说明问题,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
好几天在简书都没有更文了。
为了保持一个散文专题推荐作者的虚名,不得不厚着脸皮,还是拿了几篇以前的旧文充数。
虽然是以前写好的,但再次拿出来,总还是有些变化,增减这个必须有,骨子里的东西断然不敢丢,文章的精髓是不会变的。该歌就歌,该赞就赞,丝毫不敢轻易去作别的尝试。
可一如既往,还是尴尬得很,没有读者。
没有读者,我一直都认为是简书平台改革,给我带来的灾难。
刚刚入驻简书,感觉眼前一亮。
干净,简单,不花里胡哨,没有广告,创作你的创作,这个口号,都是吸引我的原因。
开始,确实尝了一点甜头。参加了一些平台专题的征文活动,收获多少是有一点的,还被简书散文专题列为推荐作者。
可谓信心爆棚,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甚至还在私地里,暗暗起誓,与简书同生死,共进退,可谓搞笑极了。
今年年后,随着简书的一轮改革,让我感觉江河日下,再无可恋。
简书废了最让人期待的一个专栏“首页推荐”。
没有了首页推荐,完全用一些数据库里的死东西,来一波既看不到,也弄不懂的所谓智能推荐。
平时我就是一个比较懒惰之人,再次时间和精力也不够,最重要的,我还穷,没有参加平台需要投资的任何活动。
我看书读文,选择性比较强,基本上只喜欢读些名家的,至于在平台和我一样努力的同行,也就看几个相对觉得亲切一些的。其他成千上万的写作者,都被我忽略。
简书改革之前,我只是专心致志的在简书码字,被简书的编辑慧眼识珠,有选择性的推荐给读者,收获满满的华丽数据。
让我真正感觉,简书确实是一个喜欢写作 ,爱好文学创作的人,心中的最美伊甸园。
可改革后,如今需要的智能推荐大数据,到底从哪里来?
听有熟悉平台操作的朋友讲过,所谓的大数据,就是电脑统计你在平台的一些互动项目,得出的结论。
这点是我短板,读都读得极少,更别说喜欢和评论了,几乎与平台没有互动,何来华丽丽的大数据?可如今文章在平台的推荐,主要参考点就是大数据。
没有被推荐,也就不奇怪了。
拿出来的文章,自然都成了自嗨作品,门前冷落鞍马稀,寥寥无几的到访者,可能只是礼貌性的回访而已,是游离在平台推荐之外的有些人。
有人说过,成功,平台的作用很重要。
要想继续有些写下去的动力,光靠心中那个执念,可能不够。别人的喝彩和呐喊,绝对很重要。
喝彩和呐喊,完全来自自己的自嗨,感觉不够大声,唯有来自千千万万的读者,声音才能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在平台,如果文章,长期都是无人问津,无声无息,我想,谁都不会淡定。
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不可能不在乎一些世俗的东西(是圣人,又另当别论),譬如文章的阅读量,喜欢数,评论。
可现在,我感觉在我这里,都已经是稀罕物了。
近几天,我发的几篇文章,所有的数据加起来,就没有超过两位数的 ,叫我如何做到心若止水?
虽然经常告诫自己 ,不要被一些表面化的东西,迷失本心,可每次看见这些无人问津的文章,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了一个伤心的人。
我手写我心,我心伤我文。
伤心之后,我问自己,到底怎么了?读者都去哪里了。
静下心,再来平台,究其原因。
反反复复,找过来找过去,终于有所收获,原来所有文章能吸引眼球的人,都是在平台有所投入的一群人。
参加平台的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参加平台的各种培训写作营,参加平台的各种购买活动。
这样平台,才会把你文章加入智能推荐的大清单中,于是,阅读量有了,喜欢数有了,评论区亮了,喝彩和呐喊,在你身边如雷贯耳,你不迈出前进的脚步都不行。
如果没有这些,一切免谈。
像我这样一毛不拔者,不再有读者,也就正常了。
我经常看到还有如我这样傻傻的人,还在从自身找文章不被待见的原因。
其实,我只看到了一点。
简书不是慈善堂 ,也只是一个需要营利的企业,终究还是没有逃脱名和利的束缚 ,露出了它本来就需要的面目。没有真金白银的付出 ,即使你是一个写作者 的圣教徒,也只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过客。
悄悄而来,悄悄而去……
其实所谓文学的春天,只是一种假象,根本对于我来说,更多就是伤害。
让我一次又一次迷失本心,患得患失,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