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绩:斗酒开启盛唐路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个“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让人们流连忘返在盛唐路上。

如果说李白让盛唐的光芒映射四方,让美酒的醇香享誉人间的话,那么王绩就是盛唐道路的奠基者,斗酒佳酿的第一人。

我们现在朗朗上口的五言律诗能够脱胎于齐梁余风,盛行于大唐,王绩此人功不可没。

一揭开大唐的盖子,冲鼻子的酒香。 

还有么?比这个朝代更喜欢酒的朝代?长江、黄河是它腰间腋下的两个酒葫芦,转手就给挂在了青藏高原上,人人跷跷脚尖就可以够得到,随取随喝。

可谓是“盛唐诗篇传天下,美酒佳酿醉人间”。这是一个诗人的国度,酒徒的天下。

——“做侍诏快乐吗?”——“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这便是“斗酒学士”——王绩。

斗酒学士,王绩的酒量何止斗酒,“王绩好饮酒,常饮五斗而不乱,有人以酒邀之,无贵贱辄往”,自作《五斗先生传》以彰其酒量。就是这个酒徒,每每饮酒前,必先磨墨数升,然后倚炉便得睡,醒来复作诗。

在这个酒徒眼中,除了酒其他的都是糟粕。

杜之松,故人也,为刺史,请绩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邦君之门,谈糟粕,弃醇醪也。”

“三仕三隐”的他,最乐意的便是与阮籍共饮,与陶潜举杯,然后乘兴长歌。

读他的诗,如同饮酒,初闻醇馥幽郁,再尝鲜香可口,复品余韵无穷。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只看这两首诗,这个酒徒把那不同于齐梁余风的律体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这种律体成功的开启了盛唐诗歌的先河,影响了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初唐文学家,正如翁方纲所言:“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

可以说,没有王绩的影响,就不会出现诗歌纷飞的盛唐,想象一下:禁婆善哭,担夫能吟,长亭粉壁,青楼红笺......无人不能,无处不诗,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如果没有王绩,也不会有现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深远影响。

就是这样的一个酒徒,一个斗酒学士,一路踉跄,从齐梁余风中走出,从美酒佳酿中走出,从诗歌的发源地走来,从宫体诗的荆棘中走来,带我们走向初唐的新绿,用初唐的新绿开启盛唐的森林。

王绩斗酒启新章,

醇馥佳酿诱人尝。

贞观长歌古今唱。

李白绣口吐盛唐。

如此拙作,甚是鄙陋,无奈!

提壶畅饮后,醉眼惺忪时,一梦回唐朝,柴门前枯坐,斗酒共饮之,对话此酒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