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看书,或是看新闻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许多的概念,这些概念通常显得很高深,但是初次看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本着遇到一个弄清楚一个的目的,也方便后续检索,特整理此文。
今天要要来解读的一个词是【修昔底德陷阱】
现在我们在新闻里经常看到这个词,其实这个词不是一个新词,修昔底德其实是一个人名,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其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史学上的著名著作,在这本书里,修昔底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由此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因而被概况为修昔底德陷阱。
但是这个词并不是因为他本人而被广为人知,这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两千多年前的著作,真正让他出圈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艾莉森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他在2012年提出,主要是想用这个概念来说明,一个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的地位,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打压,两者的冲突甚至战争在所难免。
那可以看出来,这个概念其实是在2012年提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会在10年后这个概念反而越来越被引用的多呢?
我想这里面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艾利森本身的身份,艾利森身份诸多,除了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院长,还曾经在美国担任过诸多的职位,如国防部长特别顾问等,学术地位非常之高;二是提出的时间虽然是2012年,但是紧接着的中美贸易战、以及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制裁等一系列的事件,让这个概念频繁的出现在各路媒体上。
关于这个概念中的含义,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因为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是什么真理,其实世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