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我是嬴政,他们都叫我秦始皇,今年四十岁,前半生的主要工作是统一天下。在完成统一天下并制定好完备的政策方针后,我感觉很没意思,无事可做。于是我宣布,接下来我要做三件事:
享受,享受,还是他妈的享受。
不要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这个么?打了一辈子仗我就不能享受享受?
首先我要给自己盖个大别墅,面积也不要多大,就沿着渭水两边把这条河遮住就行了。从咸阳城一直盖到骊山上,工程队嘛,摇个30万人就差不多了。把之前六国的王宫殿宇都在我家重新盖一遍,我也体验体验别人的生活,做下换位思考。对了,房子盖好了可不能空着,那不是浪费民力么。从各地挑几万个黄花大闺女给我送进来,给家里添点人气。
等房子都盖好了,大闺女都送过来了我又不想住了。唉,房子都是死的,可我是活的啊。大闺女再多,也都是粉色骷髅。这么多的房子,我总是在徘徊,一不小心就迷路。我感觉在这皇宫殿宇中,自己就像个囚徒,孤家寡人的滋味真不好受。唉,做皇帝难呐。我感觉孤独,心好空,所以我决定,我要出去走走。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地盘这么大,可我哪都没去过,这怎么行呢?于是我叫上阿高(赵高),带上小斯(李斯),摇上政府高级马仔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从咸阳触发,由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从白天走到黑夜。我跟李斯说了,排场一定要大,天下人都还没见过我,得让他们见识见识皇帝的威严,和群众打成一片与民同乐嘛。但是千万要注意,不要扰民,要做到不拿一针一线。
很快我就到了泰山,上到山顶看日出日落,顺手封了个禅。临走前我觉得这里不错想着下次我还来,于是让人摇了几万民夫过来修琅玡台。
你不要质疑我说过的话,虽然我说不扰民,但是我让他们来干活,给他们就业机会,这能叫扰民么?
回去的路上路过湘山,我想那要不就顺路祭拜一下湘君吧。谁知道途中的风那个大啊,队伍都走不动道儿。我喊来手底下的博士问他:“湘君是个什么样的神啊?怎么这么不好客呢?”
他跟我说湘君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老婆,如何如何。我意识到他在给我讲背景,摆资历,尧帝舜帝怎么了?难道还有我牛么?
我大发雷霆:“那个谁,摇人把这湘山上的树都给我砍了。”保安队长立马领了三千多囚犯去前面砍树。
可是博士却对我说:“陛下,从科学的角度讲把树砍了只会让风更大,因为挡风物没有了。而且山上没有了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还请请陛下三思。”
我不可思议地看了他一眼,对他说:“去领把斧子,你也跟着去。手不砍到秃噜皮我就把你手砍了。”
“好嘞。”博士立马跑了出去,看着他谦卑的背影,我的心情开始慢慢好起来了。
第二年我接着出来巡游,路过武阳博浪沙(河南中牟),不料后备车队被攻击,马车被砸的稀碎。我惊魂未定,下面的人却抓不到刺客。我只好下令全国搜捕十日,博浪沙方圆百里人畜不分全部杀掉。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封建主义建设而斗争。
明白人生的意义后我接着巡游,隔三岔五就出来,组织政府官员远程移动办公,到处爬山,到处刻石头。咸阳那地方人又多,房子又小,我真待得够呛的了,一刻也不想待了。
part2
我是刘季,你也可以叫我刘三儿、三儿,今年四十八岁,前半生的主要工作是游手好闲,勾搭寡妇,当街溜子。现在我正在造反的路上,别问,问就是干他。如果你要是有兴趣,微我五十,交个朋友,跟我一起干,事成之后荣华富贵、共享天下。
本来我只是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在村里当个村长,多少算个干部。是的,我不种地,但这不是因为我懒,实在是这土地不养人啊。你要是有兴趣,微我五十,交个朋友,地给你种。另外别看我年纪不小了,但我长得很帅,属于仪表堂堂、帅气逼人。有个姓吕的老头,非要把他女儿嫁给我,不娶都不行。他的女儿叫吕雉,后来差点让我断子绝孙。
本来我这个村长干得挺好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时不时去村口曹寡妇家串串门做下帮扶工作。可是秦始皇这个老登,天天盖房天天盖房,隔三岔五让我给他押送犯人过去干活。谁知押着押着就出事儿了,有几个犯人跑了。这下坏了,后面开始不断有人逃跑。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我干脆把剩下的犯人都放了让他们自谋生路。没想到有一些人愿意跟着我,交个朋友,于是我们一起上了芒砀山,落草为寇。
有一天晚上我喝多了,遇见一条大蛇挡路,身边的人都吓坏了,我仗着酒劲儿一剑把大蛇劈成两截。后来这事儿就传开了,说那条蛇是白帝之子,我是赤帝之子所以才能把它杀了。这不是封建迷信么,我老爹还在家种地呢。但我一琢磨,这营销效果不错,就让他们多传播传播,果然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流氓都来投靠我。
后来听说大泽乡那儿有人造反了,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我当时还不知道造反是干啥,只听说他们搞迷信宣传比我还邪乎:大楚兴,陈胜王。我一听这不扯呢么,他俩老实巴交的农民,大楚兴跟他们什么关系。等等......农民?我不也是农民么,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还没等我琢磨明白,老家那边就有人联系我了。我这个人交友广泛,有个县里当官的朋友叫萧何,他派我的死党狗贩子樊哙来找我。说是县长想跟我相约起义,我一听这不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么。我立马召集人手,拿上锄头棒槌家伙事儿下山。
此刻,我正在造反的路上。
part3
我是项籍,他们都叫我项羽,今年二十二岁。从小跟着我叔父过着逃亡生涯,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但这丝毫没影响我长身体,我不仅有一米八的大高个儿,而且力能举鼎!除此之外,我的叔父也没放弃对我的文化教育。
先是教我读书,读了两天我就没兴趣了,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学的再好顶多记记姓名,他能举鼎么?后来叔父又教我剑法,学了两天我又没兴趣了,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学的再好剑也只能砍个人,他能举鼎么?叔父不耐烦了,终于有一天晚饭的时候问我:“籍儿,你到底要学什么?”
我嘴里塞满东西,迫不及待地说:“我要玩~举~鼎~。”
叔父不知道听清楚了没有,高兴的对我说:“好,那我就教你 ‘万人敌’ 。”
后来叔父开始教我兵法,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难为叔父一片苦心也就学了起来。不过我都是大概看一眼就不再深入研究了,毕竟这东西学得再好,他能举鼎么?
没过多久,就传来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听他俩说什么:大楚兴,陈胜王。我当时就拍案而起,什么玩意儿!我爷爷那是抵抗过八十万秦军的项燕,地道的老楚国人,世袭的铁帽子贵族。“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的就是我们老项家。你俩不好好种地,突然跳出凑什么热闹。
忍不了的我立马就去找叔父,让他别天天请这个吃饭,请那个看跳舞了,搞这么些个人情世故有什么用。再不动手,咱就成民营的了。
那知道叔父早有准备,他已经跟会稽郡守沟通过了,打算起兵造访。当天晚上,我们就一起去了郡守家里。叔父还是那一套,吃饭送礼,边吃边聊。突然,叔父给了我一个眼神,我当下心领神会。大喝一声拔出宝剑,手起刀落,斩下郡守头颅。
叔父苦着脸,一拍大腿说到:“哎呀!我是让你敬酒!”
虽然沟通有些差异,但是叔父反应也快,提起郡守头颅,带上郡守印信,推开门大喝:“外面围着的士兵听着,郡守已经被我们杀了,你们已经被我们俩包围了,识相的快快投降!”
郡守府一片大乱,我看没人主动投降,跳出门杀了进去。一口气杀了上百人,才把他们震慑住。后来叔父召集自己曾结交的英雄豪杰,集结精兵八千人,自己做会稽郡守,我做裨将,昭告天下,起义兵诛暴秦。
打那天之后,凡有不服我们的城市,我都会领兵夺取,打到他们服为止。
那年我二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