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只要话匣子一打开,你听她讲得滔滔不绝,压根就插不上嘴;
明明你有事急着走,但对方还是想抓着你说个不停;
只要见到聊得来的人,恨不得把自己的前世今生都告诉他;
......
这样的人,外表看上去很开朗,任何时候看上去都笑嘻嘻得,但其实,她们的内心是很匮乏的。因为匮乏,所以需要通过跟他人的分享,获得一份“看见”。
殊不知,她们自我感动式的表达欲只会让对方越来越产生反感。
余华曾说过:克制表达欲,平静温和就行,别为了获得共鸣,讲起过往没完没了。无意间表现的品质,被对方发现才更招人喜欢,胜过千言万语。
特别是人到了35岁以后,要学会克制你的分享欲。因为,你不需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过往,而你的优秀也不需要让每个人知道。
01 分享欲,是一种内在的匮乏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网友分享过他自己的故事:
她有一个分享欲很强烈的妈妈,家里大小事,她都会跟朋友们、亲戚们念叨起,哪怕是“家丑不可外扬”的事,她也藏不住,说着说着就把这事捅了出来。
他问她的妈妈:这些事又不是很光彩的事情,你干嘛要到处跟别人说呢?
她妈妈却回了一句:这是事实嘛,干嘛要藏着掖着!
这位网友的妈妈把自己家的“丑事”告诉外人,在她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其实,她完全忽略了当事人的感受,只享受在自己的世界里,当她把别人的私事分享给别人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想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自己,吸引别人的注意力,通过这样方式让自己的情感与外界产生无障碍的链接。
可是,哪怕是最亲近的家人、父母、孩子,有时候面对我们的热情分享,等到的也是他们一个冷漠的眼神。当我们得不到外界的正向反馈时候,就会回过头来质疑自己: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我真心跟他们分享,他们却置之不理呢?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渴望表达的背后是一份什么样的需求呢?是渴望对方对我们的关心?还是渴望从父母那里获得一份认可?还是仅仅想通过表达找到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
只有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才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02 无需向外界证明,只需向内发力
如果你仔细发现,你身边总有一些朋友,很少发朋友圈,往往都沉浸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自得其乐。以前,我会感到好奇:他们不分享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是害怕担心别人的评价?又或者说是不想被太多人知道自己的生活琐事?
直到最近这段日子,我才开始慢慢悟到:他们压根就不用通过“发圈”来证明自己的优秀,“不需要”才是他们不发圈最大的底气。
去年采访过遇到的一个企业家,是个退伍军人,类似有点“任正非”那样的神似。他说自己不会做生意。 然后我就问他:不会做生意,那你的企业是如何做到如今这样的规模呢?他笑了笑:我不会做生意,也不会应酬。所以我就把别人喝酒的时间拿来思考。
当我们把注意力专注到自身,专注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梳理,你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活要等着我去干!哪还有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情呢?外面的喧嚣跟你没有关系,朋友圈的炫富也跟你没有关系,安安静静的呆在自己的世界里。
专注的时间久了,我们的定力就会长出来了。不会轻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动干戈,患得患失。当一个人内心有数,脚下有路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淡定自如。
03 对每次的“分享”,保持一份觉察
在生活当中,当身边的朋友谈到一件你很了解、感兴趣的事后,你是不是经常会打断,然后不由自主地把主题往自己的方向聊?
有这种情况千万别自责,很正常。我自己就是个典型案例。
记得去年采访的时候,采访回来之后要边听录音整理访谈内容,我注意到自己经常会打断对方的谈话,又或者是当对方说完话的时候,我无缝对接的问了下一个问题。
后来,我意识到:打断别人的说话,是因为对方说的话题刚好是我自己擅长的内容。我好像让坐在对面的那个人知道,其实你了解的领域其实我也知道,以此来证明:我也很优秀。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M总说完一个话题,我来不及去思考,就把脑海中早就预设好的话题抛给了他。或者说,在他表达的时候,我并没有全部心思花在怎么“听”上,而是把更多的思考花在了我待会要怎么追问他这件事上。
没有给对方喘气的机会,快速接话。这个行为的背后,其实是自己的一份恐惧。我害怕对方看穿我“不专业”,害怕自己提的问题角度不新颖或者不够具有深度的时候,而错过他的一些精彩故事,也更害怕因为自己的毛手毛脚,不够沉稳会让他提早结束这一次的访谈。
恩,是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害怕,是这种一直想在外人看来“我是值得你信任的”这样一份执念,促使我开始变得说话急促。
真正让人产生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但是,有件很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 我跟M总差不多聊了将近2个小时,在按下手机录音的暂停键的那一刻,我有点失落感,感觉这次采访没有产生心流,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可没有想到,M总说了这样一番话:今天,跟你聊天的感觉很舒服,谢谢你。
我自己都有点震惊,下意识问了他一句:真的吗?虽然这个发问略显幼稚,但当时确确实实是我内心的想法。
回来路上,我努力思考自己到底做对了什么,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做到了足够的真诚。
“我是个小白,这个产品的专业名词,没有听清这个概念,您可以再给我讲一遍吗?"
不会就是不会,听不清楚就是听不清楚。可能是我这份没有任何掩饰的唯一的真诚,让他觉得我是一个可以值得倾听的人。
从那以后,每当别人问我”明白了吗?“ 我不会跟往常一样,不经任何思考的回复”明白了“。而是会先问自己一句:你真的明白了吗?然后附上一句:恩,我先消化一下,有不明白的再及时请教你。
好,故事结束。啰啰嗦嗦了那么久,把我自己的心路历程掰开了揉碎了给你看,只是想说一点:
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保持一份察觉,以一个破案者的心态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定期跟自己沟通,保持对话,我们可能就会对生活中想的、做的一些莫名奇妙的事情,找到背后真正的源头。
比如无缘无故对孩子发火,路上堵车莫名地焦急想骂人。
相信我,刻意保持这样的练习,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写在最后
有时候想想人的一生,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儿童时期,父母们经常鼓励我们要敢于说话,不要怕说错话。
刚进入社会,身边的过来人也都是苦口婆心地劝自己:一定要多表现自己。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人情冷暖,我们才真正感受到那句话的份量:人,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从一开始的学说话到后来的学闭嘴,这个过程,恰恰也是我们这一辈子修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