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吴三桂到底投没投降大顺。按照本书的说法,吴三桂等迅速决定投靠大顺政权,山海关防务有李自成派来的唐通接管。顾诚先生的证据是:1、顺治元年六月山海关总兵高第等《为钦奉令旨报挑过兵马实数仰祈睿鉴事》揭帖(原件藏第一档案馆)明确讲到:“伪镇唐通”调取关镇马匹和关门(胡注:山海关兵丁称谓关门兵丁)“投顺流寇”,证明吴氏投降大顺和唐通接管山海关。2、《吴三桂纪略》载: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吴三桂在永平府(今河边卢龙县)粘贴告示曰“本镇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
捡他书资料。
《崇祯实录 卷之十七》:(崇祯十七年三月)乙未(初七),唐通以八千人入卫。上召见,慰劳倍至;赐大红蟒衣一袭、紵丝二、金四十两;复赐四千金以犒吏卒——同蓟辽兵屯彰义开外。
丙申(初八),命唐通同司礼太监杜之秩守居庸关。
癸卯(十五),寇自柳沟抵居庸关。柳沟,天堑可守,不设备;定西伯唐通、司礼太监杜之秩迎降。
《清史稿 卷四七四 吴三桂传》:庄烈帝封三桂平西伯,并起襄提督京营,徵三桂入卫。宁远兵号五十万,三桂简阅步骑遣入关,而留精锐自将为殿。三月甲辰(十六),入关,戊申(二十日),次丰润。而自成已以乙巳破明都,遣降将唐通、白广恩将兵东攻滦州。三桂击破之,降其兵八千,引兵还保山海关。自成胁襄以书招之,令通以银四万犒师,遣别将率二万人代三桂守关。三桂引兵西,至滦州,闻其妾陈为自成将刘宗敏掠去,怒,还击破自成所遣守关将;遣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上书睿亲王乞师。王方西征,次翁后,三桂使至,明日,进次西拉塔拉,报三桂书,许之。
《清史列传 卷八〇 吴三桂传》甫至山海关,闻流贼李自成陷京师,入卫兵已溃,不敢前。自成胁襄以书招之,乃进次滦州。......(陈沅)为贼将刘宗敏掠去,三桂闻之,作书绝父,驰归山海关。
《明季北略 卷二〇 吴三桂请兵始末》言其诈降,以见明太子。
吕思勉《中国通史 第四章》:明朝守山海关的是吴三桂,听的京师被围,带兵入剿。到丰润,京师已经攻破。李自成捉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叫他写信,召吴三桂来降,吴三桂已经答应了,后来听的爱妾陈沅被掠,大怒,走回山海关。
《明实录》唐通之经历,在李自成打居庸关即投降。此时吴三桂占据永平府,若非其答应,唐通如何过的永平府,如何守得山海关。由此可见,顾诚先生结论正确。《清史稿》、《清史列传》没有明言,只是说接到吴襄之信,继续西行,言下之意,是向京师李自成而行也。《明季北略》颇为罗嗦,吴襄之书全录,最终不言吴氏是否投降大顺。还是吕思勉先生直爽,直言先答应,后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