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个朋友在群里分享,自己做演讲练习时,都不做准备。老师问了一句,“摯愛!面對生活中各種情境,我們都可以完全不做準備嗎?”
听到这句话,我一愣,原来就算是灵性修行者也需要对生活的各种情景做准备的呀?不是只要静心和内省呀?
我的这个想法,一般人听到肯定会觉得我太可笑了。如果是灵性修习者,也许和我有同样反应的不在少数。
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把老子的无为和活在当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以为我是了解老子的。直到听到老师的反问,我才开始反思自己。
一直觉得开悟才是我此生最大的目标,没有出家是因为已经有了家庭,有责任在身。工作只是为了生活,同时持续学习需要的金钱。有时甚至嘲弄着说,这年头没钱的话,开悟也比较难,灵性课程真的是烧钱。所以虽然时常羡慕别人经济上的丰盛,可是却也会安慰自己说,我有更多精神上的追求,没有精力再去追求物质,而且物质并不是究竟,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精力,够用就可以了,潜意识里一定还洋洋得意于自己的无欲无求,能舍能离,超凡脱俗……
直到今天,才发现自己是在用精神追求去掩饰懒惰。我追求精神,所以我不想努力追求事业,因为好累啊。我更灵性,周围的俗人都不理解我,所以我懒得和他们沟通交往,沟通交往多花精力和时间啊,自己待着更省力。老公不理解我,说了也是白说,我还要静心呢,就这样吧……
简直就是一个既懒又不愿意负责任的人。
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真实的样子。这就是我不愿意面对的自己。我以为我坚持了一年多的静心,上了3年的心理学课,算不上精进,应该也还算努力。其实这些只是我逃避现世生活的幌子。
这一刻,我不再抱怨新工作的辛苦,愿意做更多的事去实现物质的丰盛。这一刻,我愿意提起笔,好好练习写作,整理自己的逻辑,真的为了自己以后能成为一个好的向导,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功课。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从来都不对立,他们应该是互相促进的。更全然的去生活,给自己一个现世世界的目标,努力去做,克服到来的困难,做一个精神和物质皆丰盛的成功人士。这样的一个修行者才能成为别人的榜样,引领更多的人活出喜悦和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