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各色”吗?
无时无刻处于被比较中,纷繁入耳的话有很多叫“你看看人家”。
在“别人家的孩子”在网络上不断出现之后,深深地认为不论是自家还是别家的角色界定其实都是前面的自己。当安安稳稳坐在教室的时候努力学习分发下来试卷上硕大的数字带来的骄傲感,变成多年后对那是身旁笑得没心没肺的熊孩子的无限羡慕,那样的快乐不多,长大后不能重来的光阴里的所有的快乐都是财富,如今才觉得是真的。
被压抑了玩耍的天性,被习题一言以蔽之的过往带着不会褪色的苍白伴随一生。有点爱好挺好的,起码就算你什么都不会你会玩也能交到朋友,没准就有要出来成功呢,人脉越来越重之后,很多玩的来的人忽然有了更多的路可以走,好像只有玩这项活动能叫不同职业岗位阶层的人走到一起没有仰望只有满溢的笑声。
最初的尴尬来源于一向不怎么出去玩,忽然就头脑发热决定参与集体活动,惊恐的发现原来除了同意我说不出来任何有效的建议更做不了决定,毕竟我根本不知道能玩什么去!朋友说的话大概我会记一辈子,他说:就是因为叫你,你总是不出来,后来都不会想起来叫你。原来我磨磨蹭蹭战胜自己去报团的心里阶段竟然差点直接被舍弃!后来常在一起玩,就更经常的遇到新的面孔,新的活动,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这些本没办法遇见的人会不会产生火花改变世界,哈哈。
常泡在一起的人可能会多出来许多共同点,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多样性能够拥有更多创造快乐的机会。我相信在快乐中创造的或是造成的从而得到的一定是能够带来快乐的,反之亦然。真诚的认为每个人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去追求真正想要的,学习可以,但是学习是向着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努力,从来不是成为一个像谁的人,哪怕同卵双胞胎也不会完全相似,也没必要因为你看看谁谁谁这种事去强迫自己呀!
我知道我们不同,因为每个个体都不同,更知道我们不会相同,因为保持个体的独特性从而保持整体的多样性才会创造更多快乐。我将人生主旨定义为在追求快乐的路上无止境的奔跑。我喜欢个体独立的感觉,也喜欢团体的温暖与热闹,可是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执拗是不会因为迎合而将自己修饰成第二个谁谁谁!
我是个“各色”的人。就像我只觉得这个词说明了特别,而不觉得贬义。这个世界最耀眼的位置往往属于“各色”,属于那些乐于起幺蛾子的人,毕竟人家会玩你不会,你能做的就是跟着吆喝凑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