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头脑暴政”,你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差

今天看了一个武志红老师的视频感受很深,他说“你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差”


01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自我苛责,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所说,我们内心住着一个严苛的“父母状态”的自己,时时刻刻地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

而武志红老师则引用了《当下的力量》中提出的“向思维认同”的概念。

我们的思维是轻灵的,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像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

但我们的身体却没有捷径,身体像唐僧,沉重缓慢,一步一个脚印,还要承受九九八十一难。

当我们不能承受“痛苦之身”,于是发展出了种种思维,并认为这些思维就是“我”。

我们经受思维的驱使,将思维中的“自我”等同于真实的自我,只接受“思维”中的自己,不接受真实体验中的自己,而不能活在当下。

武志红老师说:“慢才是事情的本质,体验的层面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败。”

但我们被头脑驱使,急功近利,“所以你总是着急,你总是希望快,甚至就算你知道你得慢,但你就是慢不下来”。

这就是焦虑,是很多人都在经历的“头脑暴政”。


02

回顾继往经历,在“头脑暴政”下我像枪口下的鹿一样充满危机感,我被压力驱使着,不断努力。

但这种前进的力量并不健康,武志红老师反复提到了“体验”二字。

真正的成功者注重对事物的感知与体验,他们往往是过程主义者而不是目标主义者,把自己置于过程之中,享受前进路上每一点细小的进步,从这些小小的进步中唤醒意识中的内驱力。

把进步的压力变成内驱力,注重体验而不再急于求成时,心才会慢慢归复平和,才能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起起落落,面对人世间的阴晴圆缺。

借用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的一首伟大的诗: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明白,我的思虑让我变得贫乏和病态,
但当我唤起了心灵的力量,
理智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伙伴。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卓别林


正视自己,不再做自己的“差评师”,也不再忍辱负重地前行,努力不是要证明给任何人看,而是为了享受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收获与喜悦。

就像简书每次发文后的那句“你的每一次创作,都应该得到鼓励”。

每一个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就都值得被肯定,你远远不像你以为得那样差劲。

你的身体、你的心脏、你的大脑、你全身的细胞,都在努力地为你的活着而活,请你的思维好好感受它们,与它们一起体验人生的分分秒秒、时时刻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