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观榜单中的影片名,我不想挑它来看。
抱歉,这名儿的语境,既不闷骚也无深情。形如直白幼萌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且大叔前的定语"猴神"又是咋回事?齐天大圣跑国外变大叔?
最后看到海报上的小字:印度喜剧,豆瓣评分8.6。
我决定买票。
我比较喜欢观看印度影片,但觉得印度影片有两大尬点。
一是尬名。制片人似乎对片名无甚追求,片名涵义不明,语焉不详是常事,疑似他们懒洋洋随手拈来的几个字儿给电影当了标识。我们观影前见片名,往往不明所以,观影后回头再思片名,只觉可惜了一部电影。令我等年幼即饱受阅读理解归纳中心思想的苛刑折磨至成年后又苦心修习"标题党"吸睛功力的一代中国新青年,对印度影片的魔幻片名只能一声叹息:偶滴神啊!
《偶滴神啊》也是一部印度影片,上乘佳作。可当初我也因这无厘头片名错过多时。印度电影的分值越高,名字越不靠谱。
二是尬舞。印度影片的最大特色,是剧中全程贯穿莺歌燕舞。一言不合就跳舞,没有铺垫,没有转承,没有推动剧情之需要,高兴,跳;哀伤,也跳,且场景迭换,兴师动众,舞得满屏眼花缭乱。为什么啊?本人进影院只想安静的看一场电影,可银幕里印度人的作派俨然是:我有一胡(壶)舞,足以慰风尘。尽倾影海里,赠饮天下人。想跳就跳,想唱就唱,放飞自我,管你爱看不看……
这部《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轮到片中大叔出场时,亦是一段闹哄哄的歌舞。熙熙集市中,外型醒目的帅大叔带着超炫迈的主角光环,领着众人大跳印度集体舞,身姿荡漾,歌喉嘹亮,脚下尘土飞扬。至于他唱的词儿,我听过即忘。
坐在黑暗的影院里,我凝视无比热爱摇摆的印度人民,默默无语两眼懵。
虽尬点突出,但印度电影的优点也突出,尤其是印度喜剧。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喜剧源自对荒诞与错位的展示,而造成荒诞和错位的往往是悲剧。"宝莱坞工厂借用喜剧的外壳,用流畅的叙事手法触碰一个个现实题材,敢于揭露黑暗,敢于嘲讽丑恶。直楞滑稽的阿三哥,亦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敢于直视淋漓鲜血的人。
看印度喜剧,往往笑中带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