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2岁,曾资产过亿,因工厂投资规模大,研发成本高,财务成本多,市场拓展周期长,导致工厂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目前在家待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媳妇对我冷言冷语长期分居,心灰意冷,计划外出务工寻找收入来源,为家庭孩子降低生活负担。
谈起过往,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人生往事和我的经历。
临危受命替父还债
那是2002年,老爸的工厂做稀有金属(钼)冶炼的,经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负债累累即将倒闭,刚好我大专毕业,老爸联系让我回去办理贷款签字,那时候叫乡镇企业复活资金贷款150万元,回想起来真的要感谢政府感谢党,意思是只要我签字并且把原来的老贷款也签上资贷款就能批下来,还让我负责经营也就总经理。贷款下来后,姐姐,弟弟也都毕业回来共同努力开拓市场,也可能是运气,从2003年钼金属市场就开始回暖,由原来的2.8万一吨没客户要,到2006年一路飞涨到46.5万元一吨。在这期间也挣得有千万,替父还了有五百多万元债务,为国家合计缴纳税收六百多万元。当时我27岁,开着宝马车,住着复式楼,同时也在找新的创富项目。
二次创业,身陷囹圄,
从2007年开始国家注重环保,冶炼厂也有待转型,钼金属价格一路下滑,到2008年进入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也彻底止损不再经营金属。经过好几个月的考察,以及县工业区的招商鼓舞,2009年我们在工业园区征地80亩,建设年产三十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那年我三十岁,正值心高气昂,乘风破浪,一番作为之时,也是命运转折时期。就开始买土地,围墙修路,建厂房,购设备,聘技术工程师,招销售总经理。没考虑项目的投资规模,具体投资金额,投资回收期限,产品研发成本,市场推广周期,准确来讲就是盲目投资,也是思想膨胀,感觉自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投资自有资金跟不上就贷款和民间借贷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调整,到2014年产品和市场趋于成熟稳定,企业也成为省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著名商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股份制改造股权挂牌,随之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也上来了,银行贷款已到达2800万,民间借贷和预售款已达到1500万。从项目创建之处一直都处在花钱阶段,没有盈利。2014年一年就亏损400多万,2015年亏损500多万,持续亏损,入不敷出举步维艰,同年进行股份制改造,2016年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寻求投资合伙人或投资机构投资,降低债务和财务成本。由于国家出台最严环保政策导致停产一年,出台银根收紧政策,贷款回收,无法新增,公司多方筹措,办法想尽,功亏一篑,工厂于2017年底资金链断裂,进入2018年民间借贷和预售货款,银行贷款同时爆发,催收,诉讼,拘留……,截止目前一直处在僵尸状态。
在家待业,没有技能没有特长,没有打工经历,工作收入来源无门,老婆生厌,冷言冷语……我的负债人生,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