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
红袖茶馆二楼临窗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男人,伙计在楼上添了许多次水,就没见那人动一动,桌子上的银针白毫从热放到凉还是那满满的一杯,香气散的一干二净。伙计走一遭便瞄一次,瞄一次就心疼一次——即心疼那上好的茶,也心疼这位爷白花花的银子。
掌了灯,这位爷终于抬了抬眼皮子,缓缓舒了口气,一口喝净了茶汤,放下碎银子离开了。
悄没声的像鬼一样,伙计这么想着把茶杯收了起来。
却不想隔天日头还没跑到上面,这位爷竟又来了,伙计数着日子,连着十五天啦。
第十五天,另一个长相好看的男人要了壶太平猴魁坐在了这位爷的对面。
“劳你久候了,玄七爷。”原来那个坐了十五天的男人叫玄七爷。
说话的这位,伙计给知府老爷送茶叶的时候远远的见着过一次。听人说他的家世出身本就不俗,偏爱上了这下九流的行当,家里老人去的早,他当家后便入了行,后竟在江南一带唱出了名头,拿手的是昆曲《桃花扇》。梨园行里称一声冷老板,外头大多唤十三公子。
玄七爷抬了抬眼皮子,好像石化了一样,清了下嗓子才道:“扰了你的清闲,算不得久候。”
说话间带着一股子闲散贵人的劲儿,伙计琢磨,莫不是京里来的大人物?
这小伙计若能再有见识一些,便能听出来,玄七爷虽然说话散漫中带着些个不着调,却也一句是一句的,像是行伍中呆过的样子。
十三公子从公道杯中为自己添了些茶汤,抬头说:“京里一别,竟许多年过去了。我在这江南水乡备下了好酒香茗,挑好了美人儿小曲儿,久候故人不至。今日怕也不是为我这一泡茶来的。”
“十一年。”玄七爷低声道,顿了顿才继续说:“自那日长安道上把酒话别,整十一年。”
十一年吗?
窗外一架缎面云锦帘的马车自茶馆门口经过,马车上的金玉缀饰叮当作响。十三爷的心思好像也被马车带远了。当年他离开的低调,连马车都是租的,还特意挑了架灰扑扑的,生怕惊动了京里那些大老爷。却不想刚出紫禁城便被一个清瘦少年拦在了长安古道上,一杯农家自酿的薄酒,辣味从胃里直窜到喉咙,回味不见甘甜,全是酒糟的酸涩。那时候,那时候,自己是十三岁吧,现下名满京华的玄七爷,当年也不过是十五岁当头的小崽子。两人自恃才华家世,一面不屑于那些个招猫逗狗的纨绔子弟,一面却也是惹是生非的主儿。直到……只是,就算当年的两人,也未曾有过这样张扬的马车——怕这是哪位土财主露了怯。
对面的玄七爷啜了口茶,抿嘴笑了笑:“那时候,我们无法无天成了那样子,也不曾有一架这样的马车。”
听这话,两个人竟好像心意相通一般。古人有说,白首如新,揭盖如故。他们当年是揭盖如故,阔别十一年,仍是揭盖如故。
上来添水的小伙计觉得,这位玄七爷坐这里十五日,一日一日都像个石头人。人虽然长的也好看,可不说话时连脸上的线条都好像是硬的,直棱棱的戳人。可这说了话,笑起来,人就好像活了过来,连带着给人的感觉都柔和了,竟像是个脾气好的。
小伙计不太懂京里的规矩,可看两个人在这里坐了一下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些个可说可不说的话,好像天大的事儿都闹不进那张桌子里一样。自己便在心里嘀咕,这大概就是贵人吧。
那一日走卒贩夫一如往常,水运车马不曾变道。 只是之后,十里风光杨柳岸上,再不闻十三公子的《桃花扇》,京城却多了个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