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开始,我就像要过生日的孩子那样有些忐忑,有些不安,也有些激动。
对于我来说,10月20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我加入简书 1 周年了。
1
还清晰地记得2017年10月20日在晨间的地铁上,我看到了写作社群的招募文章。其实那个系列的招募,我已经关注很久很久了,但是迟迟没有采取行动。虽然内心向往,但总觉得写作离自己遥不可及。
富兰克林名言有句名言:
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75岁才埋葬。
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当然,这里的“死”,只是个比喻。我们很多人过早地将自己安排进一个静止的生活模式,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会看起来很忙,但却活得毫无意识,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千篇一律的工作,生活让人感觉暮气沉沉,没有任何的生机和活力。物质生活的贫穷倒是其次,精神和思想上的荒芜让人更加感到窒息。
但是在那天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召唤着我,我终于勇敢地挣脱了重重枷锁,在社群已经开营的时候采取了行动,来到办公室果断下载了简书,开启了我的码字之旅。还记得我在当天下午提交的五百字作业里写道:
处于人生半程的我,想来与其成天过着浑浑噩噩的一成不变的单位、学校和家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如让自己酣畅淋漓的活一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在人生终点的时候才不悔此生,起码我争取过,努力过,真诚的生活过。
曾看过一句话,人的死不是一次性的,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先是梦想死了,然后激情死了,胃口死了,睡眠死了,最后才没有了呼吸。
时间如流水一般,悄无声息,冬去春来,夏至秋凉,转眼间又是一年。而在过去的365个日夜里,我的生命历程却留下了不同的游丝样的痕迹。
一入简书深似海,在这一方天地里,来自天南海北的文友都有着共同的文学梦,三生有幸,与同频的你们相识,一路扶持,相携,同行。终于走在让梦想照进现实的路上,开心。
2
回顾一下那来时的路,最开始的三个月跟着二美和报大人坚持工作日日更,利用周末的万字挑战活动写下了一些故事,写到痛处,都是泪流满面。
报大人点评了不少文章,有鼓励,也有批评,从更纵深的角度来看,他给了我们中肯的指导方向,非常感激能够得到圈中人的指点。很多文字被我后来私密了,我想等自己的文笔更加娴熟,思维更加缜密的时候再去打磨那些珍贵的素材。那里珍藏着我对家人的思念,对北漂生涯的回顾,还有身边一些故事的感慨。
2018年的头半年是自由写作,为了积累素材,我几乎每天都把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记下来,看电影也写下影评,读书也尽量写一些读后感。
后来加入了齐悦梦想社群,跟着齐帆齐老师和与君成悦老师听课,专业内容很多,确实开了眼界。几篇文章也入选了正翔语的公众号,其实我明白,这些稿费都是蒋坤元老师自掏腰包鼓励我们这些写作新人的,感恩遇见。
听过渭水徐公和弗兰克的讲座,根据他们的经验修改了投稿,终于投中了一篇有书,那篇给女儿的一封信也确实是我竭尽全力写成的,拿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稿费300元。后来写了一篇关于同事的经历加入读者写作大赛。自认为写得好的文章,能够打动人心的文字,都是要投入大量的个人情感和精力。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成绩,但是也见证了我的点滴成长,也给自己点赞。
自从开始写作,我的世界犹如开启了一扇大门,认识了更多志趣相投的文友,虽然都未曾谋面,但是感觉心灵非常贴近。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脸上又开始洋溢着久违的青春和活力。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全方位的观察力,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看到听到学到的内容尽量应用到实践当中。
其实,平心而论,瓶颈期也是有的。我们都深知,不论有多么高的热情,一旦中途放弃,就没有意义了。这时,社群里的老师就会适时地给予我们鼓励和打气。
这就是团体的力量,社群的魅力所在。正所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但愿我们能够一直这样,为了心中的梦想,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