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未明,被呜呜的船鸣声唤醒,原来是我们乘坐的“凯娜号”游轮起航了。我立即爬起床披上衣服冲到六楼的观景台上,生怕错过每一处江景,辜负了每一刻光阴。
游轮从宜昌的码头缓缓地向前行驶,江风呼呼作响,扬起我满头秀发,站在夹板上,“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清欢就像那一碧江水源源不断地涌出。先生已经在船头吹起葫芦丝,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着江上的晨光一起欢腾,有些外国游客不停地给他拍照,也许悦耳悠扬的葫芦丝在大江群山中更显出它的民族风情。两岸的山势不停地变换着画面,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薄雾中愈显神秘,也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把它们雕琢得如此雄壮各异。宽阔的江面群山的环绕已让这艘近1吨的游轮略显瘦小了。
忽然,广播里传来讲解员的声音“女士和先生们,西陵峡快到了,请拿好相机做好拍照准备,二十分钟后我们将驶出西陵峡”。夹板上的游客越来越多,公公婆婆也和我们一起观景。西陵峡是修筑大坝后保留较为完整的一段峡谷,据历史记载,因江流湍急,舟行困难,此峡中的崆岭段有“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之称。如今,修筑大坝,经过整治后水位上涨,江面风平浪静,汹涌的恶浪不再了,如今船只畅行无阻,如履平川。南岸象鼻山下,一间间黑色木质小屋拾阶而上,延伸到山顶,这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最高的山顶上有一个邀月亭,亭子旁边屹立着四块石头,传说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云西天取径的壮丽景像。前面悬崖峭壁的缝隙里放着千年棺木,是古人的达官贵人的丧葬习俗,至于棺木是如何安放上去的至今是个不解之迷。凭栏而望,船还有几十米将驶入峡谷,左边的山脉把江面挤得越来越窄,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月亮湾,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千古名句。
三峡两岸除了苍翠的树木,悬崖峭壁,古人石刻外,还有很多新建的民居,老百姓居住在江两岸,白墙黑瓦,炊烟袅袅,给幽静的山间增添了生机。据说这些老百姓以前都是居住在山脚下,由于修建三峡大坝,他们不得不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迁移到别的省份,或是山上。现在的移民没有了土地,都是靠发展旅游业、畜牧业或是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伟大的三峡工程百万老百姓大移民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呀!
苏轼的《临皋闲题》写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着便是主人”。一切自然界的东西,本来就是没有属于谁的,只要你有闲心闲情去欣赏,你就是大自然的主人。我深吸着携有山林气息的清新空气,丝丝甜味的江风扶弄着每寸肌肤,一碧万顷浩浩汤汤的长江川流不息,西陵峡口万重山的叠影在眼前一晃而过,此刻我成了峡口里用心看风景的人,做大自然的主人是如此幸运和心醉。
我痴痴地仰望着山,寄希于它的厚重与坚强。呆呆地凝望着水,用那河床中的碧水洗去心中的尘埃,与大自然山山水水相融的每一秒我都不忍心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