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新生返校,早饭后,麻溜收拾内务,准备协助班主任鸽子干活。没想到,在办公室坐了一晌,鸽子一声儿没招呼我,看来,这届小年轻准备工作做得扎实。
呆在办公室,思考明天的课。
教材内容变得不多,主要课文基本上没变,但是课前课后的内容设计变化较大,最重要的是编者要求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要变。编者给出了新课教学设计样板,不看他的,感觉还是老一套,翻看老教案,略做改动即可。一看他的,对老的简直想全盘推翻。
尤其是每一任务单后边的过程性评价,有表格,有评价标准,有点评交流……这个真要落实到位,有难度。
难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件的设计制定,再不能用现成的了。二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生成性评价,难于落实。真要落实也不是不可,但是这个评价放在哪里,只是口头一过性,还是让学生给记录本上?口头一过性的,怕是蜻蜓点水,落实到本上,又感觉似没有必要……
2.下午有我的课。
第一节是四班的。按照之前的设计,我按部就班地进行,当进行到猜我是教什么的,而且说出依据时,有俩小男生的理由让我印象比较深。
前面这个叫谢承泽的说,因为他小学不喜欢语文,看见语文老师就头疼,今天他一看到我,就感觉……他说是第六感,感觉我就是语文老师。后面这个说的更绝,他说我跟他小学到语文老师很像,又说似他的故人。我问他啥叫“故人”,他说就是过去认识但不再见的人,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永不再见——有点儿吃惊,原本以为他是说我与他有熟悉感了,谁知道他与语文老师直接是这样的渊源,而且在我身上竟然看到了延续!
我去!我说,同情你俩三秒。
可是,看来,我给他们的第一印象也够悲催的,竟然是勾起了他们不爽的记忆。
三班上课,感觉还好。娃儿们基本上在路,没有这种耸人听闻的言论。
但嘴上没有不代表心里没有,接下来,就看我的了,看我能不能小东西面前扭转“乾坤“了,改变观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