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为一名未来小学生的家长,我会保存这本书,并在合适的时候交给我的小朋友。
这不仅仅适合小朋友识字,对于我身边很多自以为是的大人,也同样适合。
从小到大,接受着浓重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像是“五千年历史”之类的蜜汁自信。但这种自信是强硬灌输的,我自己并不真正了解。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经常会会心一笑,或者恍然大悟,对自己本国文化文字的孤陋寡闻经常让我惭愧。
也从很多自以为的角度重新理解了汉字、理解了自己和我们的民族。
说一个印象比较深的。
比如“宀”这个部首,它表示屋顶,有一系列衍生字:安家宿牢……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安宁家守”这四个字,因为它们四个就是完整的“世俗的幸福”。
安:家中有女或者说有人,这是一个让女人、让家人安心的所在。
宁:繁体的宁字最能表达本意——“寍”,心和器皿,在外劳作一天,回家之后,有可口的饭菜可吃,想必那时候一定是安心的,心里那种感受就是“宁”了吧!
家:屋顶下有一头猪。猪这类的家畜是家中不可忽略的财产,就是家中有余粮的感觉吧。
守:从金文中看出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手,后来逐渐演化成了“寸”。家中有人、有粮、有财,最终要自己用力守住,这才完满。
人、食、财,有爱人、能吃饱、有钱花,最后把他们都守住,这就是现在的我眼中的“幸福”。
我们大部分人不都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吗?找到那个能陪伴自己的人、然后一起过一日三餐的日子、有点闲钱能做点温饱之外的享受,然后守住自己的人自己的财。我们,不都在做这些事情么?
千百年来一直就是这些事情。
回到这些造字的年代,回到它的源头,也就理解了现在的自己。我与我的先祖们没有什么区别,我们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这样一点点走过的,过普通的日子,做普通的人,蛮好的。所以,不用去埋怨,因为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生活的原貌。
书里还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字,会让人产生很多更有意思的思考。有了这些思考,我才真正为我们的历史自豪起来。
读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