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八年回到十八线小县城,我变得无所适从。
繁琐的带娃日常,没有朋友,美食的荒漠,小县城人没有夜生活,我感觉自己忙忙碌碌但是很孤单。
也上了个没什么成就感的班,不用挤地铁不用赶公交,下班不用开会也不用应酬。
既然找不到存在感,那就隐身躺平吧。
我开始不再焦虑,尝试让自己接纳当下的生活,并插空享受生活。
我买种子养花,每天多了项浇水的任务。有了植物,我就可以在阳台晒太阳欣赏植物生长。因为是冬天还不到开花的季节。那我自己画一幅花总可以吧。
我买了数字油画,打开樊登读书APP,接触到了“十分钟冥想”这个概念。
我边涂颜料边听书,任马路上的汽车将我大脑里的思绪一个个带走,汽车来来往往,将思绪随机带走。我才悟到思绪寄宿在我的脑海中,但它们并不固定属于我,它是可以自由来去的。
我才明白,即使人生现状不够令我们满意,我们仍然可以选择把生命中内耗的部分剔除出头脑空间。
我感觉自己逐渐心明眼亮,曾经一度消失的灵感呼啦啦涌回来找我了。我的自尊水平一点点对齐到我人生中自认为最精彩的那几年。
我重新反思了一遍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
自小学开始写看图说话时,我的写作水平就崭露头角。无论是日记、周记还是大小考试的作文,我的内容都被广为传阅。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把我当个宝。
还记得高一的语文老师,一直在辅导我,帮我给校外报刊投稿。应该是没有后续,因为我不记得后面获得了什么成绩。
大学期间,因遭受了恋爱的挫折,我天天泡在图书馆看书。后加入学校的记者团编辑部,帮校报输出新闻稿和副刊文章,每个月拿三两百块的稿费。那时候我一个月生活费是500块。
毕业了我拒绝校编辑部王老师对我留校建议,选择去大城市看看。
在北京的2015年,因看到了公众号的发展前景,我想重新将自己的才华得到放大,让更多人看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这个初心就是错的,想得到他人认可实际上就是向外求,把自己前进的动力系在别人的评判之上,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摇摇欲坠。
遇到几条恶评,几句嘲讽,我脸红脖子粗地回怼,然后潦草收场,几乎断更。
后来我选择好好发展主业。十余年时间,我从最基础的餐厅服务员,一路干到了上市企业培训主管,互联网独角兽公司培训经理,体育行业HR团队leader。可想而知这一路我恶补了多少职场生存技能,熬了多少夜。
历经过职场的不稳定性后,我意识到打工没有意思。在这个时代,早点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意模式,才是每个打工人应该加强思考的命题。
时间回到了现在,我退守到了老家十八线小县城,上了一份早八晚五双休的班,上班忙碌,下班带娃,一切看似终于尘埃落定,每个人都回到了自己定点的位置上。
但是我不快乐,因为我觉得自己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且收入太低浪费人力资源。即使我在业余之时可以放松休闲,但如果休闲之余也能发展下人生的第二曲线,岂不快哉!
十八线小县城、宝妈,角色限制+地域限制,只有自媒体是可操作性最强的探索方式。那就回到了我的天赋—码字儿。
这一次,十年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原点。但是我很笃定,因为35岁的我,比25岁的我,多了十年的人生智慧,我只要始终保持相信自己,然后坚定执行,一定能有所获!
目前我已经坚持两个月有余了,虽然数据没有起色,但是哪怕只有一个人看,我也会继续打磨自己的基本功,不断调整瞄准正确航向,坚持日更!
hi你好呀,我是北漂八年回小县城开面馆的张疏影,致力于下班后努力搞钱重启人生,这是我的第30篇原创文章,你的每一个喜欢我都很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