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的一段话:生活就是自己哄自己,把自己哄明白了,就什么心结都解决了。把期待降低,把依赖减少,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你就会过得很好。
01
小敏出生在豫东平原上的一个小镇上,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突发疾病就过去了,不到30岁的父亲哪耐得住寂寞,于是很快就有了新欢,还是一名返城的老知青。
对方强调:一定要自己的孩子!
于是小敏被送人了,送给农村一家只有儿子没有女儿的家庭,父亲和新欢的孩子享受到了独生待遇,可想而知小敏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虽然后来小敏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师专,当了一名老师,一直报恩养父母家,哥哥结婚盖房她出钱,养父母生病她出钱,稍微不顺心便被骂成“白羊狼”。
小敏对养父母的要求基本都能满足,如果养父母不收留自己,自己的命运可能就要重写了,但心里一直是个心结:凭什么都是父亲的孩子,同父异母的弟弟享受独生待遇,自己却只能寄人篱下,被当成工具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小敏慢慢悟出了很多道理:所有的不开心都是自己想的太多了!
于是小敏就把自己忙碌起来,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分散自己的焦虑,然后自我安慰:幸亏没有跟着父亲和继母生活,能把亲生女儿送人的父亲根本配不上当个男人;而在养父母家,虽然比较贫寒,但也不缺衣少穿,况且哥哥一直护着自己!
慢慢小敏便释然了!
02
长大工作后,小敏也像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幻想着一份浪漫的爱情,轰轰烈烈,幸福美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工作两年后有同事给小敏介绍了现在的老公徐俊,当时徐俊刚进修回来,也算是大龄青年了,人憨厚老实,工作稳定,也没有不良嗜好,也算是理想的结婚人选。交往一段时间后,两个人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一年以后,女儿顺利出生了,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经济上略显紧张,屎尿屁充斥着生活的点点滴滴,顿时矛盾丛生。
那一瞬间,小敏无限感慨:这就是长大的意义?这就是结婚的意义?余生就这么过下去?
但生活还要继续,小敏索性把曾经幻想的浪漫生活藏在心底,对老公降低预期:只要老公工资养家,疼爱孩子,顾家就好。
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又不指望他当成长期饭票,孩子有爹,互相有个伴足够了。
想通以后,小敏心中的执念也慢慢消散了。
工作时不打折扣,该评的职称都享受了;闲暇时间看看书,旅旅游,品尝美食,给自己添喜欢的衣服;偶尔和好友们聚个餐,喝喝茶,生活平淡和充实。
03
孩子长大成人,小敏也到了退休年龄,而老公还在工作阶段,小敏就重新安排了自己的生活。
首先,给家里添置一些花花草草,每天晨读以后,和花草相望,乐在其中。
上午在家喝喝茶,在自媒体平台上码码字,和志同道合的友友们留评互动。
下午是骑行队出发的时间,从3点出发,6点返回,每天都有不同的路线。看看风景,锻炼身体,好不惬意。
晚上和老公吃点简单的饭菜,窝在沙发上追追剧,刷刷视频,偶尔打几把游戏,不要太快乐的。
自己有一份尚可糊口的工资,有独立的住房,不欠外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生活是自己过的,只要不攀比,就不会失落。
而我认为,女人过得好的标志就是爱自己,啥舍得在自己身上花米、花心思,比如学习:画画、插花……这些外在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改变你的视野,提升你的维度,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