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老公打孩子
如果爸爸打孩子是经常发生的行为,所以要沟通,但不要等到爸爸正在打孩子的时候再来沟通,否则问题越闹越大,一定要在平时无问题区来进行沟通。
如何在无问题区沟通这个问题呢?
第一,先和爸爸搞好关系,平时要多给爸爸发肯定性我信息。
第二,关于他打人,发表白性我信息,告诉他当孩子被打的时候,你的担心是什么,你看到孩子的现状是什么,心平气和的与他沟通,一起探讨我们接下来如何做。
第三,倾听他,而不是跟他讲道理。他肯定也有很多的情绪,我们可以去听他怎么说。
第四,把改变的责任留给他自己。沟通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需要和想法,也可以说我们收集到的资料。
爸爸打孩子的时候,这个时候是爸爸和孩子的行为窗口,谁在问题区?双方都在问题区对不对,他们俩都需要被倾听,我们可以拦住爸爸不要打,同时倾听爸爸。如果能做到,最好先倾听爸爸,后倾听孩子哦。
其实这个里面最难的是,我们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对老公的愤怒,对孩子的愧疚,还有自己心里的恐惧都需要处理。
对孩子来说,爸爸是他的重要他人,所以爱孩子最好的方法,是父母相爱,如果真的没有办法过到一起,那么即使离婚,也要处理好关系,怀着爱和感恩离开,与满怀愤怒和怨恨的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问题二:孩子黏妈妈怎么办?
通常来说,6个月到两岁,是大部分宝宝体验分离焦虑的高峰期,这个阶段的宝贝通常都很黏妈妈。不同的是,那些和妈妈成功建立安全依恋的宝贝,能够适度表达分离焦虑,容易被安抚,有比较强的探索欲和独立性。
两岁半的宝宝粘妈妈是正常的,但是黏到上厕所都哭的程度的话,或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宝宝:
第一,妈妈自己的情绪要稳定。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她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多,孩子从她身上吸收的负面情绪越多。所以,妈妈现在最需要做的可能不是去陪伴孩子,而是陪伴自己,爱自己,把孩子交给家人。这不是自私,而是自爱,请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哦。
第二,不要为培养孩子独立而刻意分离。
不要刻意让孩子独立,能陪孩子的时候,要及时、充分地陪伴孩子。独立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就好像开花结果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去培养。
第三,如果妈妈确实有事,简单、坚定地告诉他你要去做什么,同时告诉他你什么时候会回来。
孩子慢慢可以理解,妈妈离开是干什么去了,什么时候会回来,并且相信妈妈离开后会回来,也就是说建立了稳固的依恋关系。
第四,妈妈说话要算话,不要等孩子主动找你,你要先去找他。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妈妈的焦虑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育儿的这条路上,养的是孩子,修的都是自己,我们一起来慢慢修行吧!
作业:
我家是没有爸爸打孩子的事情发生,要打之前是我会打孩子,打过很后悔,在情绪发生时别人来劝我是没有用的,最讨厌别人插手的,会更加心硬的,我的家人一般不会在我有情绪时插手的。每次都是打孩子这个事情过了两三天,父母才会跟我说你需要怎么做,这时候,我就能很好的听进去了。
孩子的爸爸平时不在家。在家时,就迁就孩子,孩子做什么都可以。
我觉得学习完了,明白了只有让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好多事情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让自己爱自己,只有自己爱自己,家人才会认可你。有些时候,给自己适当的放放假,让自己有自己的时间,有独处的时间,让自己有做自己事情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