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爸爸给儿子买了化石玩具——挖掘恐龙,就是将分解的恐龙骨骼零件散乱的固化在石膏里,玩具盒子里配有“考古”用的小锤子,刷子,凿子,刀子等工作。
儿子很喜欢,一连三天晚上每天都坚持着挖掘工作,力度收放有度,距离骨骼近的地方小心谨慎,距离骨骼远的地方大刀阔斧,就这样有张有弛地挖掘着,乐在其中。
记得在他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晚上挖掘时,还和爸爸分享了他的感受。
儿子:“爸爸,你说咱们挖掘一个玩具恐龙都这么费劲,力气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太大怕凿到骨骼,太小挖掘又进展太慢。现在想想那些考古学家真是伟大呀,他们那挖掘恐龙的工作得多艰辛啊,太敬佩他们了”
爸爸:“是啊,咱们没有亲身经历过考古,单是从你这个恐龙的挖掘看,你付出的艰辛恐怕也超出你的预期了吧!”
儿子:“爸爸,挖出来了一块,你看。”
孩子边说边拿毛刷刷干净这块骨骼上的石膏粉,又冲向水龙头给骨骼洗了个澡,再跑回来轻轻地将骨骼放到一张面巾纸上。
这动作,像放快镜头,喜悦的小脸上满是对骨骼的呵护与照顾。
儿子:“爸爸,胳膊太酸了,我先歇一会,去听大隋风云,一会缓过来我再继续。”
爸爸:“好的,你去休息,我帮你把最外面的石膏先挖掉。”
儿子:“哦,爸爸,那你小心点,别把骨骼弄断了,有困难就叫我。”
这孩子,是有多在意这个玩具,临听故事前还各种不放心的给爸爸交代着。
趁着儿子休息,爸爸上手帮孩子把骨骼外周边的大块都挖掉了,静静地等着孩子出来再次重启他的考古事业。儿子休息好出来后,爸爸又给孩子指导着如何在确保不伤害骨骼的前提下提升挖掘效率,父子俩一会沟通,一会相互示范的,在父亲的指导下,儿子当晚就完成了挖掘工作,也完成了恐龙骨骼的拼装。
儿子说,没有爸爸,他至少还得挖好几天,爸爸挖的都是块状物,他铲的都是粉末,这效率简直是天壤之别,高级工程师就是厉害!
爷俩一起考古的画面,还真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我看着这父子俩,真想日子就定格在这瞬间,也感叹时间过得飞快,这个小伙子还真是长大了,有耐心了,要是小时候早放弃了,这次他坚持下来了。
儿子在挖掘中体验着“体力和智慧”的乐趣;同时推此及彼的感悟着考古工作者的不易,从而心生敬意;更是对爸爸充满了崇拜也感受到了别样的父爱(平时很严肃的爸爸)。
一个几十块钱的玩具给儿子带来这么多思考和感悟,真是玩具不在贵而在有趣呀!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