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王先生一如往常的出门买菜,出门问我想不想吃鱼,我说买什么菜都可以。
我家对一日三餐几乎没太大要求,偶尔得闲了便买点好菜自己下厨,做的饭菜比食堂的要香,往往能干掉两碗干饭。
我们这样的小地方,菜场卖得最多的鱼叫“草鱼”,去到别的城市,也仔细在当地的菜场闲逛过,几乎不见有草鱼。草鱼的肉质较紧,要有好手艺去烧,不然太硬味如嚼蜡。
做草鱼有不少方法,或煎或煮或蒸都能做出好的味道。我家做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是红烧,再加上毛豆一起炒,放上姜、蒜、红椒、花椒、紫苏等佐料煮熟即可。烧鱼前将鱼用盐稍腌一会儿,烹制的时候火要旺,把油烧红后再放鱼块下锅煎,否则极容易把鱼煎烂了。另外,这道菜的灵魂佐料香油和紫苏千万不能忘了,少了这两样便少了很多的味道。
每次做紫苏烧毛豆炒鱼块,米饭得多蒸点,家里人都爱吃。偶尔我在母亲那里做了这道菜时,父亲总要说起他年轻时养鱼的故事。父亲年轻时承包过村里的鱼塘,那年刚承包,放了不少的鱼苗,七成是草鱼。为了让鱼儿快点长大,父亲起早摸黑的割鱼草喂鱼,经常打捞塘面垃圾,让鱼儿有好的生存环境。那时候市面上少有饲料,即便有,我家也买不起,因此全靠父亲割的鱼草养活一池塘的鱼。等到快过年时,父亲抽干了池塘的水把鱼打捞上来拿去市场上卖,那年的鱼价比往年任何时候的价钱都要高,几乎翻了三番的价钱。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仅管在卖鱼时叔叔不小心收到一张百元假钞,但依然净赚不少。除了草鱼,当时从塘里捞出数不清多少桶的鲫鱼,村里老老少少不知多少人观看捞鱼现场,年轻的大人和孩子拿了桶也下到塘里捞鱼,父亲都大方的将村民们各自捞到的鱼给了村民。那年过年,没几家不眉飞色舞地说到父亲的勤劳和大方。
我们几个小孩子便得了吃,草鱼、鲫鱼、鲶鱼不知道吃了多少,吃不完的就趁了好天气晒成干鱼,而后放进密封的玻璃罐,倒点茶籽油密封起来,等到菜荒时节再来吃,又是别样的味道。
大概就是那时,我学会了各种鱼的烹制做法,做得最多的就是紫苏烧毛豆炒鱼了。王先生从北方来到南方,尝了这道菜后直呼过瘾,有味儿,好吃。
中午,将王先生买来的草鱼处理好后,我又做上了这道拿手菜,紫苏烧毛豆炒鱼。香。能下三碗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