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疏离的爱
这一讲,我们接着讲一种亲密关系的失衡。有时候,我们会听吵架的人这样说:
“你是什么东西?”
“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挣俩臭钱吗?”
“你不就是长得好看吗?还有什么本事?”
为什么吵架里这些话这么伤人?在我看来,他们是通过把对方物化,来告诉对方,你不重要。
这就是我们这一讲要学习的,亲密关系中另一种失衡:物化。也就是把人当做物品一样看待,这也是一种由“怕”主导的关系形式。
人们通过情感的疏远,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当人们在关系中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来物化对方,告诉自己对方不重要。
物化源于被抛弃的恐惧
提出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鲍尔比,他记录了孩子和父母分离的后期孩子的表现:
“如果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孩子也会表现得漠不关心,不再黏着妈妈了。是妈妈还是其他人来照顾他,好像都无所谓了。孩子不再让自己对任何人产生依恋,但是他对糖、玩具或者食物却看得越来越重。也就是说,孩子的愿望和感受不再指向人,而开始指向物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当被抛弃的恐惧压过对依恋的渴望时,孩子就会表现出这种分离的态度:对于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就疏远,就漠不关心。而对于能够得到的东西,就占有。
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其实也有类似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太担心会在亲密关系中被抛弃,他也会压制自己对依恋的渴望。
可是,对爱和依恋的渴望,当然还有性的需要会一直在,所以人就会有另一种折中的方案:还是跟人交往,但是把人当作物。
这样,就可以像占有物品一样占有对方,不用担心对方爱不爱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这就是亲密关系里的“物化”。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如果你有爱人了,你觉得你的爱人对你“有用”吗?
如果他对你有用,你是因为这种“用处”才跟他在一起的吗?
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问题通常并不让人舒服。因为从本性上,人们都会变成爱的“原教旨主义者”,也就是渴望得到纯粹的爱。希望别人爱你,不是因为你有用,而是因为你本人。
相反,物化的爱是另一种爱:别人爱你,是因为你有用。也就是说,别人爱的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本人。
当然了,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家庭里,每个人都是有一定功能的。无论是赚钱、做家务、带孩子。可是谁都很介意顺序,谁都希望彼此在一起首先是因为爱,而不是因为这些方便的功能。
我曾经讲过,亲密关系中的爱,本质上是为了让系统变得稳定而设计的。所以如果彼此爱的是对方本人,而不是外在的东西,那这种关系常常就更稳定。而物化,就是一种相反的模式。
这种依恋模式常常是因为对爱的不安全感产生的。通过“物化”的方式,人既有了一段关系,又没了被抛弃的恐惧,通过把对方当作“物”而占有他。
但是,这只是个人单方面的如意算盘。因为,物化的关系并不能真的满足人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它把人封闭在自我之内,妄图让爱从两个人的关系,变成一个人的事。
当然了,这样对个人来说就更可控一些。而对关系而言,少了另一方的互动,两个人就很难真的走近。
物化的三种表现形式
在亲密关系中,物化常常有很多实际的表现:
- 第一种物化的表现:经济。
现在很多年轻人反感相亲。我有一个朋友去相了几次亲,回来以后说再也不去相亲了。问他为什么,他说:
“别人一打听我的工作、收入、有没有买房,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被放到了交易市场一样。”
这就是人对物化的抗拒。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这么想。曾经有个单身的钻石王老五,最终找了一个明显爱慕虚荣和钱财的姑娘。别人问他为什么跟这个姑娘结婚,他说:
“我知道她是为了我的钱。可是我觉得这样的婚姻才稳定。因为如果是为了我这个人,我是会变的。容貌会变老,才华会用尽。只有钱不会变,最可靠。她喜欢钱就最好了。只要我有钱,那我们的婚姻就是稳定的。”
听他这么说,我总是觉得这段话背后,有一些对爱的失望和对失去的恐惧在。也许他说得对,这样的婚姻关系是稳定的,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亲密关系。
- 第二种物化的表现:颜值和性。
曾经有人热衷于给女性网友的照片打分。一些女性被简化为7分女、8分女。这个打分的活动受到了很多男性的追捧,变成了一场“网络狂欢”。
为什么这个打分活动会受到大家的追捧?原因之一是,当爱变得复杂而不可控的时候,人们宁可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它。
于是,颜值变成了可以打分的标准。不仅是颜值,自身所有的东西,包括毕业的学校、工作、收入、年龄,都可以变成一个分数。凭这些给自己打个分,给别人打个分,来确定自己和对方的交往是赚的还是亏的。
这样一来,亲密关系就变成了彼此定价的交易关系。这个交易系统听起来有道理,但却忽略了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忽略了亲密关系中真正的人。它只是人为了让关系可控,而作出的徒劳的努力而已。
关于这一点,我有个女性朋友是这么说的。她说:
“我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很多男生追我。那时候我长得很漂亮,家里条件也好。可我并不喜欢他们。我觉得他们是因为我的美貌来爱我,那不是真正的爱。就像我后来谈恋爱的时候,也没有在乎人家的条件。我觉得在爱里说这些很庸俗。”
我这个朋友当然知道,恋爱也离不开经济条件。但我想她真正反感的,是那种物化的爱。
和容貌相关,性是物化的另一种表现。
性关系非常特殊,它原本是两个人全情投入的关系。在性关系里,两个人合为一体,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催产素,来让彼此产生深深的依恋。
在理想的状况里,性是爱的产物,是爱的身体表达,也是爱的深化。可是有时候,性也会被从爱里面独立出来。这时候,人,尤其是女性,就会变成性的物化的工具。
与性相关的,是生殖的功能。
老一辈的人常常会说,“多生几个孩子”,但这些话经常让新一代的女性反感。
一些新妈妈刚生完孩子,会产生对自己的身份怀疑。如果这时候爸爸再置身事外,她们也会抱怨:“难道我就是一个生孩子的工具吗?”
这种抱怨的背后其实是在问:你到底爱不爱我?越是感觉到爱和关心不够,这种被物化的疑虑就会越重。
- 第三种常见的物化表现:陪伴。
把陪伴当作物化的一种形式有些奇怪。因为很多时候,人们都觉得陪伴是有情感属性的。毕竟恋爱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希望有个人陪。可陪伴有时候也是一种物化。
再强调一下,物化的本质,是关注这个人的功能,而不是关注这个人的内在。
设想一下:有这样一个人,他谈过很多次恋爱,每次失恋的时候,他都会很快再找一段关系。这段关系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爱对方,而是他很难忍受一个人,尤其是在失恋这样一段特殊的时期。
虽然他需要的只是一种陪伴,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可那也是一种物化。
这就涉及到需要和爱的区别:如果你只是需要某人的陪伴,而和他在一起,你就不是真的爱他。因为你关注的,是对方陪伴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你所关心的,也只是自己的需要。
这是陪伴的悖论:从长久来看,只有一个人真的爱对方,跟对方建立关系,亲密关系才能真的缓解孤独,陪伴才会真的有效。
可是,如果你只想获得陪伴而不想关心那个人的话,慢慢你就会发现,就算这个人在,也没法缓解你的孤独。
因为陪伴是爱的附属品,同时也因为,在这种物化的形式中,你走不出你自己。
物化是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
讲到这里,我再来总结一下什么是物化。
物化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了避免可能的伤害,防御被抛弃的恐惧,人们把对方当作物一样看待。关注对方的某种功能,希望能够占有他。
物化只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爱需要人愿意奉献自己,去满足伴侣的需要。
说到底,物化的爱都会演变成一种有条件的爱,而我们追求的,是那种“只爱我本人”的,无条件的爱。
思考题
你在亲密关系中是否有过被物化,或者物化别人的经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交流。
添加到笔记
- 1.在亲密关系中,物化的三种表现形式:
- 第一种物化的表现:经济。
- 第二种物化的表现:颜值和性。
- 第三种物化的表现:陪伴。
- 2.需要和爱的区别:如果你只是需要某人的陪伴,而和他在一起,你就不是真的爱他。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