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菜场买菜时总觉肉疼。
昨天去菜场转一圈,各种时令蔬菜新鲜、水灵摆满摊位。问了菜价后感觉顿觉囊中羞涩。菜摊老板看我表情一下领会了其中缘由,撇撇眼去招呼别的客户了。我只能叹口气,想想冰箱里还有半颗白菜,权且糊弄一餐,再到别处碰碰运气。
中午洗菜的时候一两片白菜叶卡在洗碗池里了。以前也就毫不在乎的扔掉。但是,现在就迫不及待的去捞起洗净放起来,边捞边想:这一扔就要扔掉一两块了。以前总是一次豪买一冰箱的菜,因为懒得做,菜放在冰箱里发霉变质变垃圾。现在是一次买一天的。变着花样的清光库存后再买新菜。以前,秉持不吃隔夜菜的原则,吃不完的青菜就倒垃圾桶。现在数着颗数尽量少炒点,实在吃不完就倒自己嘴里。
以前花个十六七能买一个礼拜的素菜。现在买一天的素菜花个十六七也才勉强买下来。以前是嫌弃团购的菜虽然便宜,但要么不新鲜要么是品相味道差,现在安慰自己虽然团购的菜要么不新鲜要么品相味道差,但它还是便宜的。
有一段时间,非常的抠搜。菜捡便宜的买,不管它们喜不喜欢吃,烧了就行。但随着一家大大小小健康接连亮红灯,我也想通了,与其把钱扔在医院,不如扔在饭桌上防患未然。于是一向稀里糊涂的傻大姐儿居然想到了统筹。团购的蔬菜口味很差,那就买奶制品和水果。奶制品是商家统一销售的不存在线上线下品质差异。水果虽然很多要在家里放熟,但品质也不差,价钱确实划算。肉类就买品牌店的,虽然贵点,但孩子嘴刁,一些便宜肉因为异味重根本入不了他的口。蔬菜就去生鲜店或菜场买,贵则贵矣,但好在新鲜、品质看的见。总的来说,就是尽量少花钱吃得好。
在手机上下了厨艺软件。天天对着教学视频烧。昨天的红烧肉获得了父子两的称赞。老公说:“软糯鲜香、入口即化”,孩子也说:“好吃” 。下厨十余年,鲜少得到认可,虽然对他们的话表示怀疑,但看到他俩吃的欢,我还是很高兴。
不论菜价高低贵贱,日子还是要好好过下去。什么爱情、事业、使命也比不过身边人三餐吃饱、身体健康平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