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节:第三章毕业季2参加社会活动(6)
---------正文---------------
第三章毕业季
2参加社会活动
(7)
委婉的旋律飘出来,把人们引入一个幽静的夜晚,像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窗外蓝色的月光泼散下来……
这是法国印象派主义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雪梅在心里为晚秋暗暗叫好,随后雪梅听到一连串的和弦,并加快了速度。
晚秋曾说,听德彪西的作品,不懂音乐的人也能从中发现音乐的美妙。的确,尤其在这样一个夜晚。
在这样营造的意境里,相信,在座的来宾的心都被晚秋弹奏的乐曲攫住。大概人们不会想到,还没毕业的音乐系学生晚秋今晚为台下的在生意场打拼的来宾上了一堂音乐启蒙课,接受了一场纯音乐的熏陶。
此时此刻,他们肯定忘了生意上的种种烦闷,或许忘却了一份没签的合同,也可能暂且忘了一笔没到账的款项。特别是晚秋的继父万宝林,对于他这些年金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对于晚秋,现在她为继父所作的报答就是弹好曲子。如果晚秋弹奏的钢琴曲能够带给人们短暂的心灵上的快乐,再累也是值得的,虽然他们不能领会音乐的精髓。
这首《月光曲》本是德彪西从1890年开始创作的《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曲,因为深受大众的喜爱,因此抽出来作为独立的钢琴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传说,一是德彪西在意大利留学时,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给德彪西留下的深刻印象;还有的说,德彪西在写《贝加摩组曲》时受到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
《月光比埃罗》讲的是:在意大利贝加摩地方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为沉缅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了人间。
但无论如何,作曲家的曲子让人感受到美丽的月光下的“音画”,这便是德彪西之所以成为印象派鼻祖的独特魅力。
只见晚秋左手熟练而轻柔地按键,右手有节奏地飞扬在琴键上。晚秋弹得看似漫不经心,却是充分掌控和弦的音律的,因此她的双手显得从容不迫,松驰徐缓。
在音乐的弹奏中,晚秋仿佛看到母亲,母亲在院子里月光下乘凉,母亲的笛声,月光笼罩的院落……泪水无声地流下来……
此时,犹如一阵清风吹来,树影婆娑,树叶沙沙作响。在柔和的声调中,灯光显得暗了许多,乐音和旋律在渐渐减慢减缓,只至乐音消失,月亮下去了,万籁俱静,夜跌进沉沉的世界……
这个大厅静止不动,如同沉醉了一般。
晚秋悄悄站起来,把灯光打开。人们如同觉醒了一样,掌声潮水般涌来。
晚秋抬眼看,不知什么时候,门口处和走廊间都站满了人,他们或是这里的服务员,包括刚才曾给晚秋她们服过务的客房服务员,或是来参加贸易会的其他厂家的。
面对久久不息的掌声,晚秋的眼里盈满了泪水,台下那些鼓掌的人们在晚秋的眼里颤动,颤动……泪水在她向台下深深鞠躬之际,流了下来……晚秋转身跑下去。
雪梅迎上去,在玻璃走廊间将晚秋拥住。晚秋抱住雪梅伏在她的肩头上抽泣。雪梅只有轻拍她的背安慰着,待抽泣声渐渐小的时候,雪梅低语,“好了,晚秋,坚强些,无论你心里觉得多委曲,也不要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我们已经走过了所有的日子,以后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别哭了,许多来宾都在看你呢……”
雪梅通过玻璃朝旁边环视了一下,晚秋的继父——万宝林,正朝这边紧张地望着,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雪梅想告诉晚秋,你继父也在关切地看着你,但怕加重晚秋的情绪,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晚秋小姐,怎么啦?你爸问你是不是累得?他要照顾来宾,没空儿到你身边来,让我来问问,是累了还是饿啦?万总说,刚才接你们的时候,忘了让你俩先吃饭了。”小李跑过来问。
雪梅把她手里的折叠好的手帕塞在晚秋的手里,晚秋急忙背过身去擦拭眼睛。雪梅替晚秋回答,“没事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告诉你们万总,不用担心!”
“万总说下一个节目是产品展示,也就是服装表演,让晚秋歇息,如果太累就弹到这儿,如果饿了,让我领你们去后餐厅去吃点东西,要不我送过来也行。”小李用关切的目光作看着晚秋。
晚秋摇了摇头,平静地说,“我的下一个节目是小提琴独奏。”
“好吧,那我去告诉万总。”没等晚秋报曲目,小李已匆匆忙忙地走远了。
是的,她们带来的乐器——小提琴还没有派上用场呢。雪梅不知道晚秋还要弹几首,照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吃得消?雪梅将晚秋的一只手握在她的手中,心里着急地想。
彩色灯光闪亮,强劲的音乐响起来。来宾迫不急待地等待第一个模特出场。
一位身穿红色呢大衣、戴着墨镜的神秘女子出现在舞台上,一手撑着腰,一只腿向前弯曲。此时掌声响起来。
待掌声下去时,她才迈着猫步和着音乐的节奏走上前来,站在最前台,把墨镜一摘,摆了个姿势,只见她向全场飞了一个媚眼,一副硕大的套着鸡心坠子的红耳环在她耳边摇晃不已……
雪梅仔细看,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