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杯西湖龙井倚在窗前,稍抬头一滴雨滴在眉心,凝望远处,山峦环绕,层层叠叠,像水墨诗人的一幅山水画,可惜有画却无诗;低凝眸,瓷杯中一片片的扁平化开、再化开,变成一叶一心,二叶一心亦或三叶一心在上下飞舞,缓缓的翠绿展开了,一如初生的婴儿般娇嫩。轻嗅,一缕幽香直达鼻尖,微抿一小口,一丝苦涩由牙根直抵舌尖,入喉又是甘甜。
品着新茶,想起了关于她的美丽传说和生动故事。相传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中的“香林茶”“白云茶”和“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大文豪宋东坡曾赞龙井道“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可见西湖龙井在当时文人中的名气。到了南宋,迁都杭州,茶业是那些贵族,文人,士大夫们不可缺少的消费品,所以此时茶叶行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元代有爱茶人虞伯生作饮茶诗《游龙井》“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文人高僧都爱居聚龙井,因为此地有名山,名茶,名泉,泉水煮茶视为上等。清乾隆帝六下江南,曾四次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并写诗一首:
观采茶作歌
作者: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此外,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乾隆封为“御茶”。关于这18棵御茶树,还有一个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时,在狮峰山下胡公庙前欣赏采茶女制茶,并不时抓起茶叶鉴赏。正在赏玩之际,忽然太监来报说太后有病,请皇帝速速回京。乾隆一惊,顺手将手里的茶叶放入口袋,火速赶回京城。原来太后并无大病,只是惦记皇帝久出未归,上火所致。太后见皇儿归来,非常高兴,病已好了大半。忽然闻到乾隆身上阵阵香气,问是何物。乾隆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把龙井茶叶带回来了。于是亲自为太后冲泡了一杯龙井茶,只见茶汤清绿,清香扑鼻。太后连喝几口,觉得肝火顿消,病也好了,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西湖龙井乾隆见太后病好,也非常高兴,立即传旨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年年采制,专供太后享用。这就是18棵御茶树的传说。
回过神来,片片心沉入杯底,一片片相叠加,碧绿喜人。爱看她注入沸水时的跳动,也受观她沉静时的优雅。抬头望,天已放晴,山涧弥漫的水气渐渐散去,还青山一遍绿,如那满山的茶树,斗转星移,不知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是否依旧绿茵匆匆。 (传说部分参考百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