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岭南六万大山深处,这里丛林密布,夏日潮热难耐,冬日反而凉爽,我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小山村。我奶奶一个乡野村妇,2018年寿终正寝,享年95岁。每当静下来时,总不经意间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讲的那些离奇诡异的事件或者说是故事吧,它们伴随着我度过了童年,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亦或是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容我慢慢回忆,一一分享。
第七话 中元节双双溺毙的妯娌俩
九几年的事,真实发生在我们村子里,打捞时我就在现场。那时候的我上小学三年级,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淹死的人真实模样,溺毙的人,全身泛白,惨白惨白的那种,嘴唇青紫色,身体浮肿,估计是大量吸入水的缘故 。并非对死者不尊重,只是在这里做个客观的提法罢了。
在我们这边农村,每年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鬼节),都要杀鸭祭祀死者的,已经成了一个习俗。故事里提到的这妯娌俩是我两个堂弟的母亲,他们住的地方彼此挨着,自成一个圈子, 平时关系也挺好。话说那年鬼节的大清早,她俩相约提着放了血的鸭子,其中一个还带着我一个堂弟,来到一个叫担水埠的河段准备淘上水(内脏)。
故事开始前,先说说担水埠这个地方,解放前,农村的水井很少,村里的人给水要到河边去挑,时间久了,这个地方就有了担水埠的名头。那是一个深湾,岸边是一片竹林和几棵高大的龙眼树,树冠的延伸遮挡住了阳光,常年不见太阳的,甚为阴凉。河水从这里经过要拐进那里,就像一个避风港,不管上游水流多湍急,到了这里即刻化为平静。水深约4-5米,表面上看去,水面黑黝黝挺瘆人。老一辈人常说这里不“干净”,但是解放后几十年里,也没发生过什么古怪事,村民已经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了,平时妇女在那洗衣淘米最多。
故事开始,这妯娌俩就在木架(因为水比较深,所以村民在靠近岸边的位置打下长木桩,用木头、竹篾捆绑架起的一个平台)上摆开阵势,说说笑笑的开始杀鸭,我那小堂弟就在一边抠泥巴抓蚯蚓玩。把鸭子开膛破肚后,鸭子的腥臭味和残留的血污,马上引来了很多小鱼抢食,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当然,都是看见小鱼在抢食,从来没见过大鱼的,反正我小时候经常看人杀鸡宰鸭的,没见过一条大的,顶多就是两指宽那种杂鱼。但她俩杀着鸭,我堂弟她母亲就看见了一条黑色的大鱼(我堂弟讲的,什么鱼不清楚,也没多大吧,大可乐瓶子那样)慢悠悠地在木架前面游着。她就拿着菜刀走到木架前面想要把它砍死拿下,要知道,这么一条大鱼,弄回家去够一家人吃一顿了。可没等她砍到,脚底一滑(被水浸泡过的木头是很滑的),掉进了水里,另一个妇女看到了赶紧丢下手中活计,想要伸手去抓一把,结果又被带进水里了,沉到水底。吓得我那堂弟哇哇大哭不知所措,等反应过来哭喊着赶忙从村子里找人来施救时,时间都过去五六分钟了,我那会刚好放学路过,刚好目睹了人山人海的打捞现场。打捞的人们撑来捕鱼用的竹筏,用竹篙试图挑出来,忙活了好一会都不见踪影,最后,在一个堂叔的带领下,一群人潜入水中打捞,也是经过十多分钟,才在担水埠中央位置把尸体打捞了上来。医生来了,说是已经没救了,在家属的哀求中打了一针强心针,不管用,另有村民牵来一头水牛,把尸体腹部挂在牛背上,流出了很多水,但是时间太久了,再大的努力也挽救不回两条生命。
事后,村里包括周边十里八乡都谣传着水鬼抓替身的说法,反正在鬼节这种晦暗的日子里,发生这样的事,难免不让人浮想翩翩。不是有报道吗,每年中元节死亡人数,是平时的三倍多?
下一话:被大虫刨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