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诗魔白乐天

多情诗魔白乐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伟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享年75岁。其诗现存二干八百多首,他有“诗魔”之称。白居易的一生以元和十年被贬江州司马为界来看,四十四岁被贬前做京官志在兼济天下,贬后几年为独善期或吏隐期,后来做地方官勤政为民,造福一方。

白居易为何被称为“诗魔”?他在《与元九书》中自述其作诗的经历,曰:“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诗歌之魂,作诗到如此程度,岂不是成魔了吗?他亦在《醉吟二首》其一中曰:“两鬓千茎新似雪,十分一盏欲如泥。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自此以后,诗魔出世。作诗成魔的人想必是个多情之人吧?

      (一)钟情于女人

提及白居易与女人,人们知道最多的可能就是他与家妓,樊素和小蛮。“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我们而今的樱桃口,小蛮腰即来自于此。白居易在他68岁,得了中风病  撑病体,看樊素,小蛮唱歌跳舞,他写诗道“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之后,他遣走了跟了他十余年的两个多情越女。他真为她们着想,不愿她们为自己耽误了美好青春。

其实白居易最感人的还是他的初恋。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白居易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朝夕不离、青梅竹马。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美好的初恋便开始了。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很深。离别后苦苦相思,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714)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据说湘灵赠送他的一双绣花鞋他一直珍藏……这就是至情诗人白居易纯情执着的初恋。他的《冬至夜怀湘灵》写道“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诗歌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他对湘灵的无限深情。

    或许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为他35岁写下长篇爱情诗《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时而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视觉,衣冠不整下堂来。……7月7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诗中白居易为佳人哀怜,相信皇帝和妃子之间的真挚爱情,他赞美这钻石般的爱情,超越时间地老天荒不能磨灭。她为女子鸣不平。佳人诚然有错,但根源不在她!

图片发自简书App

    37岁,诗名大震,又任左拾遗之职。白居易这位多情的诗人,终于结婚了。新婚伊始,恩爱有加,44岁被贬江州之后夫妻渐渐走向貌合神离。

可他钟情于女子的本性却没有变。

他把视角伸向后宫。为宫女写下了《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诗中对宫女的怜悯之情至真至诚,他于是上奏皇帝遣散后宫人……

  最凄美的钟情应是共鸣,这发生在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被贬江州第二年时年45岁 ,在浔阳江头一个秋叶纷飞的傍晚,一次美丽的邂逅,一场难得的共鸣,产生一首流传千古伟大的作品《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原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个失意官员,一个沦落歌女。不分悬殊地位迥异。白居易的眼中并没有这些差异。他

看到的是命运弄人,命运相似,互诉遭际,互为知己!这再次显示了白居易对女子命运的深切关注!也让他的诗歌跃上了艺术的巅峰!

白居易一生钟情女子,关注女子的命运,为名类不同身份的女子写下许多诗篇,也让他的诗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魅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钟情于国家

白居易生活于中唐时期,大唐帝国已逐渐走向衰微,他七十六岁的生命经历了百余年中唐的残喘,这位百岁老人的病痛,他感同身受!他深爱这个身患重病的国家,所以,在他任左拾遗这一官职时,才会密奏皇上,直言进谏!他写奏章力阻贪财无德之人_王锷为相,即使被官员中伤,被皇帝疏远,他也要去做!所以他才会在宪宗任命心腹太监为制将都统出师北伐时,上奏章极力反对!他才会因事而发写五十首新乐府诗让皇帝和高官看。他提倡新乐府运动,讽喻现实,把他强烈的危机感传达给养尊处优歌舞升平的统治阶级。他才会在四十多岁而不任谏官时,忍不住写奏章要求严查杀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而导致被贬于三千里外,穷山恶水的江州!因为他认为宰相被暗杀于大街上是国耻!他这一切的行为都源于他对唐王朝无限的深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钟情人于民

白居易十六岁初露才华 一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让初说“长安米贵,居不易也。”的名诗人顾况看后,改口道“有此才华,长安居易也。”二十九岁,考中进士位居第四,三十二岁,参加吏部拔萃科考判词榜上有名,被授予周至县尉,从此踏上仕途。但他固有文人的良知,心有百姓。京兆尹让他去征粮他却跑到田里看农夫割麦,大动恻隐之心,写下名篇《观刈麦》: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无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田输税尽,食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始终道出了农人的坚韧与酸辛,也写尽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也道尽了诗人的惭愧。如果心中没有百姓何能写出如此至诚的诗作。县令让白居易,鞭打交不出钱粮的农民,无奈,白居易郁闷至极只好不断装病,寄情山水。

白居易心里有百姓,眼睛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人民的不幸与疾苦。他倡导新乐府运动,把视角伸向生活各处揭示人民的疾苦。他写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把可怜的卖炭翁的形象印在了每个读者的心上,把矛头指向弄权的宦官。他同情百姓,关注百姓疾苦,他把目光延伸至统治集团的生活方式。他把笔锋指向贡品。在《道州民》中他写道"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在《采诗官》中他能向君王呐喊“君耳惟闻堂上言,君眠不见门外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谓……”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居易所写组诗《秦中吟十首》包括《议婚》、《重赋》、《伤宅》、《伤友》、《不致仕》、《立碑》、《轻肥》、《五弦》、《歌舞》和《买花》,从不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此诗一出,朝野反响巨大,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色变也。

他心系百姓,针砭时弊,劝谏君王。对百姓的苦难忧心忡忡,有时感同身受。

即使他被贬地方,依然勤政爱民。在他担任三个州的刺史时,也为民干了许多实事。

任忠州刺史,时间虽不长,但他整顿地方行政,宽刑均税,奖励生产。反官僚地主阶层和百姓一样要纳税。仅一年,忠州变样了吏风带动民风,犯罪减少,粮食产量上升。

长庆二年,50岁的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他修西湖水利,浚杭州六井,为民做事,政绩斐然。也为杭州留下了千古名篇,流传至今。《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年半后,又要走了。

次年3月,他改任苏州刺史。勤政为民如故,并且拖着病体。在他离任之时,全城百姓送他。刘禹锡在诗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可见民众对白居易的爱戴与不舍。

  白居易70岁,以刑部尚书致仕,他不守财,致力于慈善事业。他出巨资开凿洛阳龙门八节滩,以利漕运。只因那里滩险流急,常有船翻人亡。

    这就是伟大诗人白居易,他心系百姓。在朝廷他敢于直谏, 为民请命;在地方他勤政为民,多干实事;作诗他反映人民疾苦,为百姓呐喊。他的诗歌语言,通俗平实,他把唐代士大夫的精英艺术拉向平民。据说他常把新作给老妪看,以检验诗歌的好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钟情于自然

在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不愿为“趋走吏”,便寄情山水。游附近的仙游山,友人的鼓励下,写下名篇《长恨歌》。

白居易被贬江州四年间,他游遍周遭,寸寸贴近山水的肌肤, 写下大量诗篇。

白居易钟情自然,吟咏名山大川、一花一木,故而闲适诗中也留下了大量的写景之作。在贬谪期间,他流连山水,优游岁月。《南湖春早》写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鸣,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江南早春的清新生机,他轻描淡写跃然纸上 ,他乐天知命,闲而自适,一切随缘。

有时寄情山水是在逃避现实的苦难,寻找精神的避难所,以疗救心灵的创伤。用意掩藏在青山绿水、繁花茂树中,不易为人所察觉,但毕竟还是偶有闪念,如:“此地来何暮?可以写吾忧。”(《游湓水》)“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宿简寂观》)“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洩处。洩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读谢灵运诗》)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居易七十岁致仕,长居洛阳,晚年幸福。七十五岁卒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

白居易是一个温和,容易伤感的多情的男子。他钟情女子,同情百姓,忠情国家,寄情山水,是一位具有人性之美的伟大诗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724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10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142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086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076评论 5 37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1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2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871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31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3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51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574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16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8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349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652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