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文明的最初状态,是有别于社会人的自然人,起源阶段就是自然状态。但是,对“自然状态”,却有不同的解读。一种观点提出,自然状态下的先人,是隔离的个体,各自狩猎以求生存,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不会结社成群,不具有社会性,因而,人类最初的状态,没有社会,自然生活,自生自灭,各行其是。另一种观点却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没有法律,没有警察,他们基于抢夺粮食和自我生存的需要,总是处于战争和自相残杀的状态。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最初的状态,由于不受限制的自由,是会引发互相之间的战争与杀戮,然后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人杀、粮食不被人抢,很快他们会以放弃部分随心所欲的自由,如杀人、抢粮,以换取他人尊重自己的人身安全,由于大家都有这种共识,早期的社会契约便应运而生,以契约的形式,来确立这种共识,保护这种权利。
第三种观点,生物学家却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未经历过人与人之间相隔离的状态,因为从灵长目的类人猿,甚至猴子开始,早已进化出广泛的社交与政治手段。进化论的观点,促进社会合作与群体分工,是人脑与生俱来的,人类不可能从隔离状态一下子就进入结社的社会状态,必定是个渐进过程。
人类学家一项研究表明,成群结队的野外雄性黑猩猩,会跑去攻击邻近地区的黑猩猩,它们会先杀死落单或小群的黑猩猩,然后逐一消灭该地区的其他雄性猩猩,并捕获雌性猩猩。而人类正是从猴子,进化到类人猿,再到大猩猩、或人类来的,所以,人类和大猩猩一样,均拥有与生俱来的连贯性,从一开始,就有合作的社会性,且一开始就是群居的,是共产制共同体。这,应该是人类真正的最初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