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陕西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放学途中遭犯罪嫌疑人袭击,造成10人受伤9人死亡。
公众的震惊和愤怒可想而知:
花季孩子突然凋零,九个家庭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之中。亲眼目睹了整个凶案过程的孩子,恐惧成为今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每个人刚出生都是一个天使。从天使变成一个对无辜之人痛下杀手的恶魔,是一个很复杂的变量。我们无从了解是什么激发了犯罪嫌疑人人性中最恶的部分,但从事件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也许可以提出一系列假如。
1、假如当初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对被欺凌者进行心理疏导,也许当人生处于困境时,他就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
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交待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在心,后持匕首杀人。
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一方面源于青春期少年的叛逆行为,另一方面源于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缺失。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据报道,该名犯罪嫌疑人为九零年生人,离校已十三年。从少年到成年,从学校步入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本应渐渐成熟。少不更事时受的磨难,更应成为成长路上的阶梯。豁达地放下,比隐忍地铭记,可以收获更加快乐的人生。但他却把仇恨藏于心中,并不断放大。
所以,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出成绩好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开设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引导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从一个正常的人到起了杀心,一定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假如这时他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能够了解他的异常,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或许就能避免惨案的发生。
据报道,犯罪嫌疑人没有正当职业,没有成家,常年沉溺于网吧里。对于28岁的人生来说,无疑有一种挫败感。所以他把微信名为 " 要么忍 要么狠 ",微信的个性签名是:" 道理我们都懂 却过不好这一生 "。这种极度自卑,极度挫败的人生无力感,很容易形成极端暴戾的个性。如果他的微信朋友能从这些宣言中了解他的这些情绪,给予问侯和关怀,而不是当事后诸葛亮,他的负面情绪通过正常途经得到纾结后,也许就不会采取极端行为。
还有家庭教育的缺位。对于他的母亲来说,儿子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在一起生活,但根本无力进入儿子的内心世界。所以,惨案发生之前,母亲竟毫无察觉,以为儿子只是象平常哪样出去转转。
3、假如校园安全保卫措施更为有效些,也许犯罪嫌疑人的报复就不会得逞。
鲁迅曾经说过:“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个别社会失意者为了报复社会、发泄不满而将目标对准反抗能力较弱的无辜学生。
近年来,针对学生的暴力屡见报道。比如: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门口,42岁的原社区医生郑民生丧心病狂地连续砍杀正在等候进校门的小学生,造成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伤。48岁的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村民吴焕明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行凶,致使7名儿童和2名成年人死亡,另有11名学生受伤。
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折射了校园安保措施的不健全,不完善。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孩子的安全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希望校园安全保卫不仅要喊在嘴上,更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孩子安全,让家长放心。
逝者已去,杀人者必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我们也许无法杜绝惨案的发生,但由此所带来的思考,和随之不断完善的制度措施也许能让社会少些杀戮,少些伤害,这也是我们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