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还在读大学。有一回,我们班组织的活动是卖报纸,所得捐给一个低智儿童之家,给孩子们买床。
我突然就想起了这件事,想起了那些孩子们。一晃眼,十年过去了呀。
一开始,知道要把收入所得捐给儿童之家的时候,我的内心并没有什么波澜,原因是对这件事情没有概念。也不知道团支书和班长,是怎么样找到的这个儿童之家。我就平平静静的卖了一天报纸,报纸没卖完的时候,自己掏了钱把手上剩下的买了。过了些天,室友蓉蓉跟我说,隔天会去儿童之家,看看他们,然后拍几张宣传照片。 出发的前一天,我发了烧,但第二天早上又好了,于是,我就跟着团支书、班长、蓉蓉,总共四个人去了儿童之家。
在去之前,我仍然没有什么概念。甚至说,在很多年里,我对这件事情,都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坐了快2个小时的公交,终于到了儿童之家。我以为,儿童之家应该是有个花园的,至少像个公立幼儿园那样的地方吧。结果是,一座普通的三层民房,出现在眼前。
我们敲门,打开门的是一个瘦瘦矮矮的叔叔,他就是儿童之家的园长。然后,我就看到了许多孩子,至少有15个吧,他们最大的12岁,小的就三四岁吧。团支书和班长,进去和园长谈事情了,于是,我和蓉蓉,就陪着孩子们玩起来。我记得,我们玩了老鹰抓小鸡。我是老鹰,蓉蓉是母鸡。孩子们很开心。过了会,园长他们出来了。班长说,我们需要和捐款买的床,以及孩子们合影一张。园长提议,把床都搬到院子里吧,这样拍照光线好一些。园长、团支书、班长和那个12岁的男孩子,一起把床搬到了院子。我们拍了一张照片。完事,又把床搬回了房间。 我们的行程至此就结束了,我们告别了孩子们。我对孩子们说,我以后还会来看你们。园长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而我当时并没有明白那个眼神的意思。多年之后我才明白。
多年之后,我再也没有回去过。是不是很多去看过孩子们的人,离开的时候都会说“我还会来看你们的”,结果,他们都没有回去过。园长早就知道,我嘴里说的,这个听起来轻巧的承诺,我可能不会兑现,所以,他就听听而已,并不抱期待。 是啊,十年过去了,我毕业了,我工作了,我结婚了,我生子了,我人生发生如此多的故事,可我再也没有回去看过那些孩子们,我的诺言如此的轻易而不可靠。就像那一刻的爱心,真诚却又浅薄,转瞬即逝。
那些孩子,不是孤儿,他们有家人,家人偶尔会来看看他们,家人选择把孩子们送到了园长身边。园长,那个瘦弱的男人,才是一直坚持照顾孩子们的人。那些孩子,是被家庭放弃的。写到这里,我心酸。我回忆起十年之前的事情,已然不记得园长的样貌。那个瘦弱而又面目模糊的男人,他做着一件,亟需耐力与耐心的事情。 爱是脆弱的,很容易被消耗,我即使对着心爱的王美丽,有时都会忍不住对她发火,何况园长面对的是与自己并不相干的孩子。我不知道他的爱有多满,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坚持做着这样一件事情。
孩子们是亮亮的眼睛,开心的笑声,这些都是美好的。他们只是智力不健全。人,都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孩子们是否会疑惑,那些说着要回来的人,结果都没有回来。他们会失望吗?
持久的爱,持久的良善,都很难。 如果,仅仅只是做了几次良善之事,便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善良的人,那真是高看自己了。 我和园长他们之间隔着的,不只是坚持和信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