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是每次读都好像初读那样会带来发现的书。
~卡尔维诺(意大利)
十月以来,脑海里时不时地会浮起《老人与海》的片段与思绪,想想,放放,没有很快动笔,有个重要原因是书中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桑迪亚哥身上的浪漫温情,而并非文章的主旨:人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面对这样结果,我反复追问,质疑,叩问。是我过于感性还是自己一贯偏爱自然与人性的浪漫温情所致,亦或是读海明威的作品应该充分重视他倡导冰山写作理论,我应该有更多的耐心,读得更细致点,多些琢磨体味,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面的情节和结果。
思来想去,也在知乎上读了一些解读,慢慢疑惑渐消,尊重且珍惜自我真切的阅读体验,而并非要一味的靠向主旨和权威。
如果说做学问做人,我们需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但在阅读探讨创见发明上却不能如此。
阅读中如果一味追求与名家权威相同,恐怕自己的脑子就变成了别人观点与思想的跑马场,丧失了自己阅读的自由独立性。
一个老人孤身一人生活,没有家人亲戚,唯一真诚关心着他的小友马诺林在他船上呆了40天没捕到鱼也被父亲强迫离开,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八十四天都一无所获,而他连吃饭也无法保证,大多时候每天只有一瓶水勉强维持。
我想一般人如果在年迈衰老时还如此困窘难堪,恐怕不是满腹的抱怨牢骚就是自怨自怜自暴自弃,有的甚至仇恨社会报复社会。
前几年一次次听闻有人手执利刃闯入幼儿园小学伤害几十学生的惨案。你以为凶手穷凶极恶,了解事实后却大为惊骇,他们连恶人都算不上,大多是生活极为艰辛不易坎坷多难的底层人或者低保户。我清晰的记得其中一个就是极端艰难条件下,自己又被取消了低保户的待遇而心生绝望与仇恨才走上了杀害无辜幼童报复社会的惨烈事件。
当一个人长久处于不堪与困境,他当如何突破困境,破茧而出?
桑迪亚哥是这样做的,他接受了自己小友马诺林善意的帮助啤酒咖啡,对不少渔夫拿自己打趣也不生气。
他觉得希望和信心从未在他的心中消失过,他选择在第八十五天继续出海打鱼,坚持努力。
不管处境如何,心中有希望和信心的人,即便身处暗黑,心中却因燃着一盏灯火而不沮丧衰颓,从而重整旗鼓,继续咬牙奋斗。
桑迪亚哥在面对困难和自己疲累时鼓励自己勇敢支撑下去,不要放弃。他说:“我能忍住,我撑得住,非撑住不可。”
当困难一次次的向他显露出凶残狰狞的獠牙,他也一次次的坚定回击,我肯定会和困难永远缠斗下去。
当他捕获了大马林哈鱼胜利返航时,鲨鱼一次次闻着血腥味住追踪而来发动一次次的袭击,他坚定的表示要永远缠斗下去,无论谁弄死谁也无所谓。
永不言弃的心里力量才是根本,哪怕双手血肉模糊,背脊僵硬疼痛,他觉得为了自己是个渔夫的尊严而坚持不懈不屈不饶的奋斗,哪怕肉体受伤或者被消灭,但精神永不言败,灵魂永远意志昂扬。
人活着,战胜挫折需要这股子心劲;人要对抗一地鸡毛的纷扰琐碎,对抗平庸与枯燥,没有点精神支撑还真的不行,这也许就是桑迪亚哥虽然只是载回了长长的鱼骨,但勇于拼搏,敢于挑战和突破自己的极限,这样的态度与精神才是深深打动读者的原因吧。
你的人生里有没有一段特别煎熬的阶段呢?在你奋斗的过程中有没有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呢?如果有,那就读读《老人与海》吧,和桑迪亚哥聊聊,你就会重发萌发斗争的勇气和力量。